突出“三大抓手”提升“三项能力”
江山市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
江山市紧扣“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主题,以落实乡镇、街道机关重心下移“五项制度”、推进村级“五新争先”活动和深化“三民工程”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争当“幸福乡村建设先锋”,切实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服务力。
一、落实“五项制度”,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强化乡镇干部管理,细化工作职责,落实分片包村、民情沟通、蹲点调研、民生服务、考核激励等五项制度,提升乡镇层面的谋划力和执行力,促使乡镇干部转变作风,积极投身“中国幸福乡村”建设。针对村规模调整实际,进一步明确干部分片包村工作职责,把工作责任细化延伸到村民小组。创新驻村干部选拔机制,实行“双向选择”竞聘制度,增强机关干部重心下移和争先干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乡镇干部参与民情沟通、深入蹲点调研、开展联合办公等工作的督查考核,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机制,将各项考核测评结果与干部经济待遇、评优奖先、提拔使用等挂钩,有效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如碗窑乡开展了“工作之星”竞赛评比活动,分别在月度、季度、年度评选“业务岗位之星”、“驻村工作之星”、“重点工作之星”,以身边的先进激励干部提升工作效能。淤头镇创设镇干部“奥林匹克榜”,每季评选出驻村联组、项目招商、重点工作、工作创新等四个项目的金、银、铜牌得主,激发全体干部争先进、争示范、争项目、争资金的“四争”精神。
二、推进“五新争先”,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深化以选优配强新班子、全力打造新风貌、积极谋划新思路、完善运行新机制、激励再创新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争先”活动,从源头上增强村级战斗力,充分激发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热情。开展村级班子任期考察考核工作,督促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及时兑现竞选承诺,努力提高群众满意率。实施“一村一平台”行动,引导各村积极盘活资源,因地制宜,建设1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集体经济稳定收入平台,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落实村干部履职承诺考核、村干部绩效工资考核、不合格村干部处置等制度,通过正反面的教育和警示,激励农村党员干部创业创新。如上余镇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五比十带”活动,通过比全局观念、比发展观念、比群众观念、比法制观念、比文明观念等内容,引导农村党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都镇推出以“比五新争先,争创幸福乡村;比三民服务,争创和谐网格;比先锋作用,争创党员示范户”为内容的“三比三创”活动,有效激发行政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三、深化“三民工程”,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力。以“三民工程”为抓手,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解民忧、办实事上创先争优。一是落实网格联户管理。整合乡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村议员”和“幸福使者”等力量,构建一网到底的民情信息管理网络体系,做好以“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为重点内容的村情、户情、事情档案信息收集完善和动态更新工作。二是创新民情沟通平台。深化“每日一值班、每周一集中、每月一沟通”的“三个一”村级工作机制,建立村级事务决策运行“四议”工作法(两委会提议、党员会“首议”、民情会商议、村民(代表)会决议),充分依托“民情议事会”、“民生大集”、“网上民情沟通”等形式,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着力化解影响“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和涉及多数群众利益的矛盾问题。三是健全民生365服务机制。在21个乡镇(街道)和29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代办点,开通“民生365服务热线”,24小时接受群众的政策咨询、困难求助、建议投诉,做到“民生365、服务每一天”。制定民情档案收集程序、民情沟通程序、为民办事程序和网格化管理示意图、民情档案管理等5个规范性制度,推行“阳光驻村”、村干部轮流坐班、挂牌上岗、首问负责、限期承诺办结等制度,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民情档案网格化管理、民情沟通规范化运行、为民办事高效化服务三个“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