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新左旗社区党组织把军民双拥、扶贫帮困、弘扬巴尔虎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等内容作为创先争优的重点,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和谐社区。
军民双拥奏“连心曲”。社区党组织把双拥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社区群众拥军优属的自觉性,促进军民团结。辖区内各机关单位与驻军部队共建对子23个、参加者983人,形成了由社区牵头、军地联动、各方协调、高效统一的双拥工作责任机制。社区党组织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国防知识宣传教育3次。定期探望慰问优抚对象和军属家庭,并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组织265名党员、青年志愿者与社区内40名重点优抚对象包户结对,为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78件。“八·一”期间旗乌兰牧骑、中小学等单位和居民群众联合到军营进行慰问演出,并为驻军部队送去了一面写有“军民共建和谐社会,鱼水交融深情厚意”的锦旗。社区党组织组织召开了由复员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和退伍军人参加的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座谈会。驻军部队的12个团支部与社区12位老革命伤残军人、12位贫困母亲、12位家庭困难的学生结对帮扶。部队官兵开展为社区平整、绿化老年门球场;为居民活动举行升国旗仪式、送文艺节目等活动。为辖区内中小学校学生军训6次,上国防教育课30节;为困难党员、居民群众、贫困学生办实事152件。
扶贫帮困奏“进行曲”。社区党组织定期深入居民区对低保户和边缘户进行调查核实,了解贫困原因,建立社区贫困户档案,对困难家庭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加强无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组织社区失业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余人次,发挥社区劳务中介站、就业平台等服务性组织作用,为居民免费提供就业信息150余次。协调有关部门,为4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使贫困户享受税费减免待遇。针对辖区有些贫困居民迫切需要社区救助的实际,社区党组织开展了社区党员“一助一”的“党员扶贫帮困”活动,同时还积极协调辖区单位开展扶贫助困活动。近年来,帮扶单位和驻军部队共为帮扶对象提供帮扶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3万余元。社区党组织帮助辖区重病患者募捐医疗款累计5万余元。社区与旗民政局等5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横向联合,先后为30名贫困学生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累计发放帮扶资金3万余元;为社区273户困难家庭上报申请廉租住房,现已有77户享受困难住房补贴,10户贫困残疾家庭喜迁新居;使一批困难群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注重挖掘奏“文化曲”。从1732年起,巴尔虎人就定居在新左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高亢悠远的巴尔虎长调,深沉悠扬的马头琴声,欢乐奔放的蒙古舞蹈,雄强彪悍的蒙古搏克都无不诠释着巴尔虎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神韵。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新左旗为“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蒙古族长调大师宝音德力格尔、蒙古族歌唱家布仁巴雅尔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新左旗还为“呼伦贝尔五彩合唱团”输送了斯日吉、敖达木等六名有潜质的小演员。近年来,旗委、政府把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和生态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巴尔虎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长调为龙头,推进文化大旗建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组织紧紧抓住建设文化大旗的机遇,充分挖掘和展示巴尔虎文化魅力,营造建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社区先后开办了民族舞蹈、蒙古长调、民族器乐培训班。聘请文化艺术专家教唱蒙古民族民间歌曲,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舞蹈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幼儿园、民族中小学突出特色教育,培养出了许多各具巴尔虎文化特色的人才。今年在呼伦贝尔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文艺晚会上,旗幼儿园的娃娃、民族中小学校学生、牧民群众与乌兰牧骑演员同台演出,共同展现出了巴尔虎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提高了新左旗的知名度。此外,社区还开办了蒙古象棋、蒙古族博克、民族美术作品、民族手工制作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培训站点,举办了“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展览,协助旗委成功举办了四届“巴尔虎文化艺术节”,有力推进了“文化名旗”战略的实施。
民族团结奏“和谐曲”。为促进社区各民族群众之间的团结,社区党组织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共发展”主旋律,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电教室、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使辖区居民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通过举办知识竞赛、联谊,邀请流动党校、民事局等单位进社区,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用身边的民族团结典型事迹教育群众,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将居民群众的思想引导到维护稳定、加强新牧区建设中来。组织进行了关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集中教育培训5场,培训社区干部和党员347人次。社区党组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重大事项和公共事务上充分听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社区归属感,凝聚了人心。社区党组织还建立了由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工作网络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民族政策、法律咨询和矛盾调解服务,帮贫助困服务、走访慰问民族宗教界人士、老党员等,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送温暖,献爱心,融洽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关系。截止目前,已有1596名少数民族居民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先后为108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办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21户少数民族家庭实施医疗救助,为42名困难家庭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到助学金,使53人通过培训自主创业,152名少数民族居民群众实现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