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之江先锋 > 地市行动 > 杭州简报 正文
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

  目 录

  ●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

  ——记桐庐县莪山畲族乡中门民族村党支部书记叶大兴

  ●投身林业科技 演绎人生精彩

  ——记优秀共产党员王安国

  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

  ——记桐庐县莪山畲族乡中门民族村党支部书记叶大兴

   国字脸、秋霜发,一件旧背心,一双破拖鞋……已过花甲之年的叶大兴,在莪山畲族乡中门民族村这个小山村默默奉献了22个年头。在他的带领下,中门这个偏僻的畲家山村已成为“宜居、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省“卫生村”;杭州市基层党建工作“100示范群”、市基层党风廉政示范村、市都市农业市级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走进眼下的中门民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丘丘茭白田,绿油油的茭白长势非常好,再过几个月,鲜美可口的茭白就可以上市了,村民即将迎来丰收的季节。

   800余亩茭白基地,茭白专业合作社,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茭白每年可给村民带来上百万元的经济收入。

   然而,能有如今这番景象,不得不说20多年前的一件事。

   一个清明节的午后,叶大兴和大儿子叶生标从邻村要来了两蛇皮袋茭白种苗,在自家的九分田里种了起来。“说心里话,当时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是想试一试。”叶大兴回想起当日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不料,到了八月份,他的九分田茭白却得到了3000多元的收入。

   欣喜之余,他没有把这个“秘密”藏着掖着,而是大张旗鼓地告诉了村里的乡亲们。得知叶大兴种茭白有好收益,大伙没有动员就开始种上了。一来二去,村里种植茭白的村民越来越多。如今,中门民族村拥有800多亩优质高产茭白基地,“中门茭白”在周遍城市及上海市场上崭露头角。

   同样,中门民族村的万亩高节竹基地,也离不开当初叶大兴的一试。村民们慢慢地富裕起来了,但叶大兴觉得还远没有到可以让自己松口气的时候。为了带动村民一天天富起来,他先后带头种过李子、种过葡萄、种过板栗,养过羊、养过猪……成效显著的,他积极推广动员;失败的,他个人承担亏损。

   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80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23.5万元。精打细算的大当家

   叶大兴的“抠门”,现年56岁的上一届村委主任钟树根算是领教最深的。

   每次去县里开会办事,叶大兴舍不得借车,舍不得上饭馆,更舍不得在外过夜,他嫌宾馆房费太贵。他要么饿着肚子赶回村,要么买只五角钱的火烧饼来充饥。

   钟树根说:“有好几次到县里办事,我都是和大兴饿着肚子回家的。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就说,‘大兴,我也不赞成大吃大喝,但饿肚子总也不行吧。’他说,‘我也想吃饱喝足,但我们村并不富裕,加上这两年修路的费用,窟窿越来越大。我们两个都是党员、村干部,不能给群众添负担了。’”

   2008年,全县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这可乐坏了叶大兴,让村民们喝上放心安全的饮用水是萦绕在叶大兴心头的一个梦。除了当“指挥官”外,他还当起了“兵”。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般两个人抬一袋水泥,他硬是一个人背起了一袋水泥。

   从起初村里欠债,到如今村里宽裕了。叶大兴仍一如既往地“抠门”,但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村庄建设上却“毫不手软”。近年来,村里争取了1000多万元资金,相继把散居在高山上的农户统一安置到山下、新建了5.4公里县级公路、在全村安装了156盏路灯、为村民接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对村庄面貌进行了大规模整治……

   眼看着马上就要换届选举了,有人问叶大兴能不能松松口子,弄点福利。得到的却是叶大兴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不能扔一个烂摊子给下一届,这个家我要当到退下来的那一天。”先人后己的真汉子

   走在村里,水泥路几乎通到了各家各户的门口。可离村道不足20米的叶大兴家门口却没有修上水泥路。他说,我家里村里近啊,先给路远的村民修吧!

   同样,走在村里,除了叶大兴家外,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新房。在四处粉墙黛瓦的映衬下,他的两间低矮小屋且墙体开裂的旧房子,显得很不协调。“没事啊,房子还能住。你看,我两个儿子不是把房子建好了吗。他们建房了,就是我也建房了。”叶大兴说着这话非常坦然。

   不说也倒罢了,说起这事,他的两个儿媳妇对他“怨气不小”。“当时,公公把土地审批的机会都给了村民,让家里人等一等,一直等到前年才解决,而且地理位置还是村里最差的。这个还不气,最过分的是,自家造房子,报批工作却从不关心一下。”在儿媳妇的眼里,叶大兴有些“胳膊肘往外拐”。

   对自家生活条件的改善,叶大兴总是不愠不火,但只要事关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却风风火火,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

   因为忙碌,叶大兴在心灵深处欠下了一份永远无法弥补的对老伴的愧疚。2005年下半年,为了修路,他没有在家陪过糖尿病晚期的老伴一天,甚至还偷偷地将妻子看病的8000元钱“挪用”到修路上。那年10月的一天深夜,当正在修路的叶大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老伴却已处于弥留之际。老伴出殡的那天,全村老少都自发地来送行。可老伴出殡后的第二天,叶大兴又出现在了修路的工地上。

   叶大兴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胸怀大气、心怀大家、情怀大我,他让全村人民有了大山般的依靠,在当地村民的心中,他就是民族村里“好当家”、“真汉子”。

  投身林业科技 演绎人生精彩——记优秀共产党员王安国

   一个人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著追求的火把,就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灿烂绚丽的光彩。临安市林业局退休干部,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优秀共产党员王安国便是这样的人。他心系群众,福泽四方,执著于林业科技的推广,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演绎了共产党员的人生精彩。他先后获得临安市拔尖人才、杭州市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0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被授予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推广林业科技,洒下一路汗水——他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王安国在林业科研和推广上,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乐此不疲的精神状态。参加工作40年来,王安国已完成林业科学研究和推广项目42项,其中国际项目8项,32项获得各级各类奖项,6项获得省政府二等奖。

   尤其是在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运用上,他更是倾注了无限的心血。“平常办公室里很难找得到他,多半是下乡去了”,同事们经常这样说。王安国是一个办公室呆不住的人,一年365天总有一半多时间“泡”在山上和农家,放弃大多数的节假日从事技术推广。正是王安国一心扑在林业科技的科研和推广上,从而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功,比如他主持参加的“菜竹笋早出高产技术推广”、“山核桃综合丰产技术推广”、“乡村户绿色企业综合开发”等11个项目推广,累计增值20.5亿元,有力推进了临安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了40多万山区林农的脱贫致富,成了深受临安农民欢迎的“科技财神”。扎根广阔农村,赢得农民爱戴——他是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临安原有大大小小600多个村,他跑了570多个。农民朋友都很熟悉和喜爱他,称赞他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人”。太湖源镇白沙村还授予他“荣誉村民”的称号。老王也曾感慨地说:“在所有的荣誉面前,我最喜欢的就是‘白沙村民’这个称号。”

   老王可以说是白沙村的“大恩人”。白沙村是个藏在山沟沟里的偏远山村,八十年代以前生活十分贫困。1983年分山到户后,这里的农民为了脱贫致富,都上山砍树,烧木炭,卖木材,但村民的人均收入还是只有814元,陷入了“山越砍越秃,人越来越穷”的困境。由于平时老王会到白沙村开展一些植树造林的指导工作,村民们于是就纷纷向他求救。老王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就卷起铺盖,一头就扎进了白沙村。经过认真调研,他在白沙村开展“乡村林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摆开课堂向农民们反复宣传生态保护的理念,启发农民走开发非木质资源开发的新路。同时,在保护生态取得积极成果的基础上,他还启发村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家乐”。1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白沙村满山满目郁郁葱葱,生态旅游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农民们生活滋润美满,真正走上了“山绿、民富、境美”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之路。积极建言献策,关注农村发展——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热心人

   在做好林业科技科研和推广的同时,王安国还着眼于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出点子、献计策,许多领导都称赞他“点子多,参谋能力强”。20多年来他先后提出了“用材林与竹林、经济林并举”,“临安经济翻二翻、竹子挑重担”,“抓非木质资源开发,促山绿民富”,“保护森林景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新林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等80多条意见建议,大部分被市委市政府予以采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比如,王安国提出的“发展20万株香榧树,为临安农民培育第三棵摇钱树”的建议,市政府作为“金点子”予以采纳。为有效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他本人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玲珑街道高山村是一个偏僻的山村,农民虽有大片山头,但因无主导产业,致富一直无门。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王安国认为香榧产业在该村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不失时机加快引导启动。经多方努力,他说服了街道领导,赠送该村每户100棵优质香榧苗,扶持产业发展。在老王的精心指导和技术支持下,如今高山村的香榧树已经长势喜人,收获的季节指日可待。余辉亦可暖桑榆,服务农民无止境——他是闲不下来的大忙人

   “他退休以后更加忙了,一天到晚没的空。”王安国的妻子看到老王这样忙忙碌碌,心里充满了爱怜之情。2002年退休后的王安国,仍主持参加了6项林业科技项目,其中“珍稀观赏竹繁育技术研究和推广”、“杭州地区夏秋笋优良竹种筛选及繁育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分别通过杭州市级和省级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许多农民朋友都以为王高工这回退休了,该有时间了,请求帮忙和前来咨询的人比原来更多。“和农民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停不下来呀,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让更多的农民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2006年,王安国用省政府奖励给他的20万资金,创办了临安市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广泛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探索现代林业发展之路。他组建了10余人的专家组,积极开展各类农民培训活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帮助农民增收。同时,他还依托服务中心建立远程教育站点,通过远程教育开展技术服务、成果推广,科技服务中心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和浙江省党员远程教育实践基地。

   浓浓大山情结,不忘肩上责任。王安国追求的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境,他把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融入了工作,分享给了群众。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全省动态 更多...

·浙江省2013年第二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2013年第一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廿天程序 五天走完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网上办事 一单搞定
·浙江省直机关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
·浙江省直机关开展专项行动 严纪律 正作...
·援青干部如格桑花绽放海西 3年来为第二...
·【专题】2013年第一季度创先争优闪光言...

系统传真

·浙建党员职工在阿尔及利亚 你的热情,燃...
·省委纪念建党91周年及创先争优活动表彰...
·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督查组赴省属企业督查...
·杭钢转炉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硕果
·机场公司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长广集团“二个五”推动整改提高晋位升...
·浙商集团开展网上投票推荐“两优一先”...
·沪杭甬公司党委“六项工程”推进基层组...

地市行动

·德清县百余名年轻干部赴“三重一线”实...
·龙湾发挥党组织党员先锋作用 为雅安籍职...
·从联村到包村 兰溪游埠镇争当“全科干部...
·常山芳村镇开通为民办事联动快速反应专线
·湖州南浔区千名干部每周公开“晒工作”
·陈铁雄:情系山区访农家
·泽国个体协会党员街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
·上虞市质监局开展党员干部新春教育周活动

视频播报 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