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建“双品牌”示范点建设】
●高新区(滨江)四措并举 深化“双品牌”示范点建设
●建德市强化“七个抓” 推进“双品牌”示范点建设
高新区(滨江)四措并举深化“双品牌”示范点建设
日前,高新区(滨江)在各级各单位推荐、申报的基础上,专题召开全区“双品牌”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了“双品牌”示范点创建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在各街道、区企业党工委以及重点培育单位党组织中深入推进“双强”品牌示范点建设工作。
一、锁定对象抓重点,培育单位“浮”出来。把发展势头强、工作业绩好、各界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基层单位作为首选,通过逐级遴选,确定重点培育单位:一是锁定强优企业。瞄准区内大企、强企、名企,特别是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些标志性企业,如阿里巴巴集团、中控科技集团、正泰太阳能公司等;各街道的强优骨干企业,如中南建设集团、东冠集团、华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等。二是锁定先进村、社。对曾经获得过区级以上各种荣誉的行政村、社区进行全面排摸,逐一分析其现状和特点,并作综合排序,明确重点对象。三是锁定新兴领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把中南卡通作为重点;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把华业科技城、金盛工业园作为代表;在新社会组织中,把浦沿街道个体劳协作为典型;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中,把长河街道的外来创业人员党总支作为标杆。区级层面现已确定50家“双品牌”示范点培育单位,其中重点企业29家(国有企业2家)、社区(包括撤村建居社区)12家、行政村7家、其他各类2家,基本涵盖了各大领域、重点对象,并在街道和企业党工委本级进一步扩大培育范围,形成了培育梯队。
二、紧贴目标设标准,创建要求“亮”出来。以打造一批与全国一流的创新型和谐示范区目标相适应、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象相匹配的基层党建特色品牌为创建目标,提出创建标准:一是明确“五句话”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全市“双品牌”建设现场会精神,“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标准,把体现特色作为重要目标,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要求,把加强基层作为工作基础,把健全机制作为重要保证”。二是明确“五个好”的基本条件。“双品牌”示范点培育单位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走在前列,率先做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三是明确“五个有”的创建任务。立足实际,示范点培育单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基层组织设置、有健全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有功能齐全的党建阵地、有富有实效的党建工作载体、有立体多元的成果展示渠道”,做到“可听、可看、可信、可学”。
三、明确节奏定进度,节点安排“摆”出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相一致,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立足于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加快工作节奏:一是在今年8月底前,街道和区企业党工委制定示范点建设工作组织方案,对各示范点培育单位的发展和党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摸底调研,建立健全培育点基本信息库,并针对不同实际,指导和帮助各单位“量身定制”示范点创建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在今年10月底前,各示范点培育单位完成党组织设置优化调整工作和党建活动阵地的改造提升工作,党员人数较多的要改建为党委或总支,各单位都要建立一个规范、宽敞、明亮、富有本单位个性特点的党员活动室,具备条件的要建立网上党建阵地。三是在今年底前,做好工作机制的健全完善、工作载体的丰富创新、党建经验的提炼总结、工作成果的有形展示等创建任务,形成一个党建经验材料,制作一本“双强”成果展示画册,有条件的单位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双强”建设情况。四是从明年开始,把工作精力集中到示范点建设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上来。
四、落实责任建机制,上下合力“动”起来。为强化“双品牌”示范点创建工作合力,在专题动员部署的同时,区党委组织部印发专门文件、明确工作要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联系指导。落实一对一帮扶制度,街道和区企业党工委班子成员、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分工联系“双强”示范点创建单位,加强对示范点培育单位工作的指导、帮助和服务。进一步强化创建单位的党建工作力量,积极争取企业行政对“双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视支持。二是强化经费保证。在落实年度党建工作经费和党员活动经费的基础上,继续采取财政列支、党费配套等方式,落实好示范点建设专项工作经费。区委组织部划拨15万元党费用于“双品牌”示范点建设,各街道和区企业党工委将配套落实创建经费10万元,各创建单位在创建工作中给予有力的经费保证。三是强化制度保障。街道和区企业党工委建立专项例会制度,及时掌握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为创建单位搭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的平台。区党委组织部建立跟踪督查机制、定期分析制度和动态管理办法,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创建工作的扎实推进。
建德市强化“七个抓”
推进“双品牌”示范点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杭州市“双品牌”示范点建设有关精神,建德市委组织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强化“七个抓”的工作举措,加大实施力度,破解工作难点,突出创建特色,有力推动了该市“双品牌”示范点建设进程。
一、创新载体抓特色。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创新,按照“双品牌”示范点建设本土化的思路,做好该市“星级党建示范点”创建与“双品牌”示范点创建的对接,全面提升原有各类党建示范点的整体水平。拓宽创建领域,把“双品牌”示范点建设从两新组织延伸到乡镇(街道)、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医院等基层党组织;区分创建等级,实行分层分类、优胜劣汰的“星级管理”模式;添加人文元素和时代元素,丰富创建活动内涵,增强创建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实践操作性;开展“一点一特色、一点双品牌”活动,努力打造精品亮点工程,确保示范点“可看、可听、可信、可学”。
二、制订标准抓考核。借鉴“星级党建示范点”考核做法,把发展强、党建强的“双强”要求具体化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阵地建设好、群众反映好的“六个好”标准。引入综合考评体系,科学设置25项考核内容,合理设定分值权重,积极制订该市“双品牌”示范点考核细则,探索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考核机制。不断创新完善考核验收形式,实行示范点自查自评、两代表一委员评议、上级考核组考评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评办法。
三、围绕产业抓培育。按照“创建一批,培育一批,创培并举”的原则,坚持从市情出发,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结构特征,科学制定培育规划,以“双品牌”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目前该市已经明确示范点培育对象21家,其中争创国家级2家、省级2家、杭州市级2家,本市级15家,基本涵盖了化工、水泥、饮用水、草莓、柑桔、畜禽、茶叶等各个全市性主导产业,总体上布局合理、重点突出。
四、依托项目抓建设。坚持示范点建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通过市委组织部的积极争取和大力协调,不断整合新农村、村级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农村星级社区、文明村等项目资源向示范点倾斜。据统计,该市共整合筹措各个渠道的创建经费2000多万元,有效解决农村和社区“双品牌”示范点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特别是新安江主城区的府东、府西、沧滩、明珠、溪头等5个社区,利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契机,依托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突出党员服务中心、远程教育播放室、党员活动室等站点的设置,坚持软硬件一步到位,力争达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水平。
五、明确进度抓指导。明确“一年一申报、一年一评比、三年一轮回”的时间要求,为每个示范点制定创建工作计划书、工作月进度表,实行工作进度倒计时和挂牌销号制,每季进行一次通报,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限期进行整改。由常委部长牵头,组织党务专家、党代表、组工干部成立4个创建工作指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到示范点督促检查工作,通过开座谈会、听、查、看、访等形式,对示范点创建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同时强化创建培训工作,采用远教视频直播会议、现场会、推进会、外出观摩考察等办法,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六、健全机制抓落实。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将示范点建设列入各级党委“一把手”落实党建责任制述职范围,与乡镇干部的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村(社区)干部的绩效工资相挂钩,与基层组织评先评优相联系,着力构建示范点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创建联系机制,实行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示范点创建工作制度、基层党委专人负责制度,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市委组织部对杭州市级以上示范点每个补助经费15000元,本市级示范点每个补助经费10000元,切实调动基层创建积极性。
七、总结经验抓推广。认真总结提炼本市示范点创建经验,通过制作PPT课件、拍摄制作党建专题片、印发简报等形式,广泛开展“树身边典型,学身边典型”活动。目前,已整理编发典型材料20个、多媒体课件10个、党建专题片3部,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果。同时结合“新安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在建德党建网、远程教育网、建德电视台、《今日建德》等媒体上开设“红旗飘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引领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