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闽北特大洪水的创伤留在人们心中的阵痛还没有消退,灾后重建又成为各地攻坚克难的一场硬仗。邵武市大面积受灾,仅重建户就有931户,集中重建点7个,需投入资金1亿多元,可谓重负在肩。然而,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灾后重建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唱响了又一曲动人心弦的激越壮歌。
心系灾民,重建目标牢牢锁定“四宜”
毁了又建,建了又被洪水毁坏,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定律”。再也不能延续这条老路了!建什么样的家园,成为邵武市落实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注重民生的重大议题。洪灾刚过,市领导就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六个重灾乡镇,寻觅着答案。于是,“宜居、宜行、宜业、宜发展”,最终成为市委市政府锁定的重建目标。
“四宜”目标,切合了大多受灾群众对美好家园的构想,但好事多磨,也有个别地方的老百姓不愿响应。肖家坊镇将石村就是其中之一。
将石村新中国成立后曾是区公所、人民公社所在地,也是邵武南部地区集市贸易一重地。今年六七月间,20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两次袭击了将石村。可是,村民们难舍这块祖辈经营生计的“风水”宝地。当这个有121户重建户的村子,在讨论迁址到邻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新址重建时,响应者寥寥无几。
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合力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他们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做到家中庭院。将石村民终于理解了政府的苦心。重建户谢明亮说:“党和政府帮我们重建,还想得那么周到,是我们的福分啊!”
立“军令状”,党组织把千斤重担揽在肩
“在元旦前让灾民搬进新居”,是重建工作的时间要求。走进邵武一个个规模不等的重建点,一股股比学赶帮超的重建热浪扑面而来。群众都说,这是市委、市政府的“组合拳”打得好——
每个重建点所在乡镇立下“军令状”,向重建户承诺,保证重建的速度与质量。正因此,就有了“一名常委挂一个援建点、一名副市长挂一个重建点,28个部门对口支援重建点,乡镇党委书记为重建点第一责任人”的组织领导机制;就有了市“两周点评、通报”,乡镇与代建、施工、监理和援建单位“日会商制”等工作促进机制。
张厝乡重建点距离市区路程较远。为抢速度、保质量、降成本,乡党委采取“规划统一、建材统购、运输统包、连户统建”的模式。预见到市场上建筑材料价格可能上涨,重建伊始乡党委就专门派出采购小组,货比三家,为重建户订购砖块、水泥和钢材等,既保证了重建工作不断“炊”,又节约了大笔开支。重建户李应本算了一笔账:从建筑材料到运输,一栋房子可省下2万元左右,全村39户重建户就省下了70多万元。
冲锋在前,党员干部争当重建志愿者
今年8月,洪墩镇沙上重建点的土地平整因一时没有租到推土机“卡了壳”,镇村干部急了眼。谁料第二天一早,村对面山脚下传来隆隆的马达声,走近一看,是下沙村党员、离任村主任黄正礼驾驶着大铲车在推土。原来黄正礼离任后贷款购了铲车想外出打工,推土赚钱,当得知镇村正为缺推土机一筹莫展时,他毅然打消了外出赚钱的念头。顶着驾驶室里40多摄氏度的高温,他连轴干了5天,硬是推出了28户重建户的房基。他说:“我从村干部位置上退下来了,可我还是一名党员哩!党员,是不褪色的。”
杨代勤是和平镇坎下村村民,近年生活颇不顺,儿子残疾、妻子病逝、老母长期患病需要治疗。今年6月的洪水又把他家的栖身之所夷为平地。天灾无情人有情。天刚放晴,下派村书记朱良聪就为他忙乎开了,批土地、做规划、筹资金、找人工;组织王建华等9名党员志愿者,起早贪黑到附近荒滩洲地采砂运石。65岁的老党员欧阳忠光有一手泥水工手艺,主动带上三个徒弟上门做义工,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据介绍,截至目前邵武市有1360多名农村党员作为灾后重建志愿者,奔波在灾后重建一线,帮助解决申请补助、联系建筑工人、义务帮助重建劳动等1530多项。群众由衷地赞许:“危难时刻,就数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最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