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专刊】
守望和谐 生命的最后定格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上虞市信访干部吴尧海
2010年6月3日,上虞市谢塘镇信访干部吴尧海因罹患胃癌不幸病逝。这一天,离他退休已不到4个月时间!
噩耗传来,生前同事、亲朋好友,以及昔日上访群众,挤满了老吴家的客厅,他们一个个泪流满面,悲痛不已。曾经的老访户、73岁的谢蒸水老太更是泣不成声:“老吴同志,你是我们上访人的贴心人,你是为了我们才生生累死的啊!”
“绍兴市开展信访工作三无乡镇评比以来,谢塘镇连续11年榜上有名,这在全绍兴市是极为罕见的。他是全市信访干部的先进代表,他的离去是我市信访工作的重大损失。”追悼会上,上虞市信访局局长郑伟强痛惜万分。
“是他让我打消了继续上访的念头”
信访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烦”,面对悲悲戚戚、吵吵闹闹的上访人员,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而老吴却总是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捧上。他说:“老百姓找我们反映问题,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们应该让他们进得了门,说得了事;带着问题来,给予答复归。”
2009年上半年,70多岁的王如标老人一到信访办,就哭哭啼啼地跪下了,老吴连忙扶起老王,为他泡好茶,心平气和地了解情况。原来,老王曾在海涂承包田地养鱼,几年前因开发需要被收回,虽然政府已经作了补偿,但老王认为补偿款不够,便跑来诉说。
听完老王的诉说,老吴向他详细解释了补偿政策,但老王还是絮絮叨叨:“儿子生病死了,老伴身体又不好,家里欠下了一屁股债务,这日子怎么过啊!”老吴眼圈红了,转身跑到了领导办公室。后来,镇里考虑到老王的实际困难,一次性补助老王2000元。老王感激得一个劲地道谢。
“如果不是老吴苦口婆心开导,我或许今天还在上访路上。”说起老吴,满头白发的谢蒸水老太眼泪直往下掉。2000年5月的一天,谢老太儿子在夏盖山坠崖身亡。几个月后,谢老太听人议论儿子系被他人谋杀,痛惜儿子身亡的她从此走上了不停的信访路。
老吴接收案件后,立即找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得到的结果是自杀身亡,便耐心做起了谢老太工作:“谢大姐啊,你手头没有证据,这样跑是没有结果的。人死不能复生,还是自个活得好一点吧!从今后我就是你的小阿弟,有啥困难尽管跟我说。”
谢老太当时在居委会做文书,每月只有些许补贴,老吴亲自起草报告,帮谢老太办理了低保手续。后来谢老太自感年龄偏大,想辞去居委会工作,兼任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的老吴恳切地说:“阿姐,你有文化,身子也硬朗,再干几年吧,好歹也有点收入。”就这样,谢老太又继续做了好几年。
“儿子死了10多年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忍不住想哭。那段时间,老吴天天找我谈心,终于让我打消了信访上访念头。”谢老太泪流满面地说。
谢塘镇党政办主任王长春告诉我们,老吴家距单位不过几百米路,但他很少在家里吃中饭,他说信访办随时要接待来访群众,不能没人值班。有时到了中饭时间,他会掏出自己的饭卡,请路远的当事人到食堂就餐,还跟我们说是他的亲戚。
“群众利益无小事”。13年来,老吴怀着对群众的朴素情感工作,真诚真心为百姓排忧解难,经手的近千件(人次)信访案件以及各类转交办件,无一重办或因工作失误引起新矛盾。
“我们要守住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
“信访工作是确保社会稳定的‘稳压器’和‘晴雨表’,我们是最基层的信访干部,必须守住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将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老吴在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
一个令人感动的事实是,谢塘镇10多年来的“一号文件”始终是信访工作!“这跟老吴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不无关系。”原谢塘镇党委副书记俞河林告诉我们:“每年年初,他都会早早起草好信访工作年度计划,这样就有机会以‘一号文件’形式发文,目的是要引起领导对信访工作的重视。”
任专职信访干部之前,老吴做过计生专干,当过村支部书记,各项工作都有声有色,获得过诸如“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等很多荣誉。1997年,随着谢塘工业经济开始起步,一些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了信访工作的焦点和热点,影响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吴成了专职信访的不二人选。
老吴深知,要做好信访工作,没有领导重视是无法想象的。于是,他提出建立班子领导分片连线包干责任制,将信访案件落实到各线各片分管领导,实行双重考核、双面计分的考核办法。“这在当时并无先例可援,增强了各级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俞河林说。
有感于信访带来的维稳问题,老吴还独创性地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机制,如每周一雷打不动的信访形势分析会,镇村信访分析简报下发到村等,促使各级重视信访苗头问题。“镇东联村土地征迁、小商品市场整顿等引发的多起群体性串访事件,都是发现得早及时得到了化解。”谢塘镇分管政法信访工作的副镇长丁超峰说。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谢塘镇新戴家村书记戴才良对此也深有体会。戴家村与红联村合并前,有部分丽水滩坑水库移民落户到红联村,由于原本就对移民他乡抱有抵触情绪,合并后发现红联村基础配套落后于戴家村,顿觉失落的他们趁机发难,要求村里全面改造道路、排水沟渠等基础设施,为此还闹到了镇信访办。
“原先的设施是落后了点,但还是可以用的,干吗花这笔冤枉钱?”戴才良很有点想不通。但老吴不这样想,他说:“才良书记,现在你们是一家人了,他们要求同等待遇也是正常的。更何况,这事关移民的维稳问题,工作迟做不如早做。”后来,新戴家村先后投入40多万元,全面规划新建了移民村基础设施,移民们的怨气消了,从此安心落户生活生产。
13年来,谢塘镇信访案件年年稳中有降,并连续11年获得“信访三无乡镇”称号,得到了市里充分肯定。2006年,市委、市政府在谢塘试点,全面推广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工作法。
“能喝三天粥了,我就要回去上班”
“老吴平时爱唱绍剧,是个热爱工作、生性乐观的人。他每天都会提前1小时来到办公室,整理好文件资料,打扫好办公室及楼道卫生,然后扯开嗓子唱段绍剧。”与老吴同一个办公室的顾永宝至今不愿相信,爱唱绍剧的老吴就真的这么走了!
城管办的周海尧和老吴搭档已有10多年,对老吴家的情况了如指掌:“老吴的爱人患有心脏病,平时都是老吴照顾爱人。但尽管如此,他总是把妻子背到医院,跟护士作好交代,就急急赶到单位上班。由于群众反映问题总是没完没了,他吃饭也总是没个准数,这或许就埋下了病根!”
谢塘镇很多干部至今记得,有一年晚上,因为接连发生多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延安村村民要搞“赶鬼”(避吊)过桥,附近几个村村民紧急聚集起来阻止,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老吴冒雨赶到桥头,费尽口舌疏散双方“守桥卫士”,回到家里已是深夜10时多,而妻子老毛病已发作多时,老吴背起妻子,拔腿跑向医院……
老吴年纪大了,又身兼多个职务。两年前,与老吴前后共事31年的市信访局长郑伟强心疼老吴,建议镇领导给老吴调岗。老吴知道后找到领导,诚恳地说:“我马上就要退休了,能干的时间不多了,就让我多干些吧。”
2009年10月,老吴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做了胃镜,回家后吐了一地的血,但他还是挣扎着要去单位。妻子张招仙哭着骂他:“都这样了,你还要不要命了!”当时医院建议老吴,必须尽快到上级医院复查,但老吴还是拖了半个月才去杭州复查,这一查竟查出了胃癌!
在身患重病的8个月中,老吴始终牵挂着工作上的事。他经常叮嘱接替他工作的倪禄寿,要抓紧未办信访案件的办结工作。由于不时要和同事群众电话联系,小儿子吴慧泉干脆拿掉了他的手机卡,急得老吴大发脾气:“你拿掉我卡干嘛,他们要找我都找不着了!”
癌症晚期,1米80个子的老吴消瘦得很快。“他自知来日无多,给我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都是关注谢塘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还有对工作的渴望和不能再为党和群众工作的遗憾。”说起老吴,谢塘镇党委书记朱藕根唏嘘不已。
今年5月下旬,已是老吴生命中最后的几天。由于长时间不能进食,他说话的声音已轻如蚊蝇:“我的日子不多了,希望同志们健康快乐。”同事们都难过得哭了起来。5月28日,老吴突然能喝点米汤了,他高兴地告诉前去看他的同事:“等我能喝三天粥了,我就要回去上班。”然而,这不过是生命谢幕前的回光返照!
2010年6月3日,带着未能重返工作岗位的深深遗憾,爱唱绍剧的信访干部吴尧海溘然长逝!他以“守住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的决心和行动,践行了信访干部“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