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胜利闭幕。盘点亚运硕果,广州人欣喜地发现,广州围绕筹办亚运会、创造新生活而进行的创先争优的种种努力,是十分值得的。
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创先争优
筹办一届出色的亚运会,雄厚的经济实力必不可少。可以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筹办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物质保障。
自成功申办广州亚运会以来,广州通过举办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大规模干部培训,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羊城先锋”实践活动,把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的重要内容,努力在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实施“退二进三”和“腾笼换鸟”、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把服务亚运、保障亚运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努力使迎办好亚运的过程变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得到更大提升、市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过程。特别是突出抓好全市89个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空港、海港经济区和总部经济区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推动了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省产业升级竞赛中,传统商贸老区——荔湾区通过推进三旧改造等工作,走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不到两年,原来脏乱差的大坦沙岛,就变身为拥有40多家高素质光电类企业和机构、全年产值预计可达20亿元的“光电岛”,成为拉动荔湾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654.28亿元,同比增长13.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10元,增长10.9%。今年广州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在广州地区发生的国税、地税和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000亿元,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的城市,这对于广州又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通过筹办亚运,广州不仅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上迈上了新台阶,在科学发展理念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
在建设美好家园中创先争优
亚运会期间,广州的湛湛晴空、彤彤夕阳、点点星光、怒放的鲜花,都给来自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沙拉姆称赞说,“人们生活的第一要素就是环境本身,相比起20年前,现在广州天更蓝了,污染也大大减少了,最大的好处就是广州民众的健康得到了保证。”
为筹办亚运,广州加快推进实施2010年城市环境面貌“大变”工程计划、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和“花园城市”行动纲要,全力推进水环境、空气环境、人居环境及交通环境综合整治,使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筹备过程变成为推动城市环境面貌大改善、上水平的过程,成为建设广州美好家园的过程——
今年前9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进一步提高至97.07%,比去年同期上升0.73个百分点,优于亚运空气质量保障设定96%的目标。
珠江横渡活动今年可以不用截污就能直接游泳,昔日又黑又臭的东濠涌可以媲美韩国的清溪川,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旧时美景依稀重现。
地铁通车里程达到222公里,直逼发达国家水平;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开通,令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高。
完成了3万多幢建筑物3440.84万平方米的立面整饰和1512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让古老羊城脱胎换骨。
截至9月30日,共建成绿道网1060公里,进度位居珠三角九市之首;成功实施45条“四位一体”道路绿化工程和32个出入口景观改造工程,形成森林“围城、上路、入村、拓海”新格局。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路更畅了、房更靓了、城更美了,更重要的是市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资料显示,广州作为华南最大都市,在2005年评比十大城市总体幸福度的排行榜中排名倒数第一,然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舆情研究中心今年11月22日发布消息说,该中心连日来进行了题为“亚运会对广州市居民归属感的影响”调查。调查显示,有86%的市民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自己是广州市的一分子,情感强度分值高达4.34分;有超过八成以上的常住居民愿意长期留在广州生活。
在造福人民群众中创先争优
日前,广州市政府宣布,亚运结束后,将把开闭幕式场地海心沙岛改造为亚运主题公园,建成具有岭南独特人文魅力并融入亚运文化元素的大型旅游休闲文化中心,为广大市民休闲购物、观光游览提供特色更加鲜明的场所。亚运留给市民的,不只是美好的回忆,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整个亚运筹办过程中,广州顺应市民群众对有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把筹备亚运的过程作为推动社会建设上水平的过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切实办好改善民生10件实事,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社区建设工作水平,组织实施十大亚运惠民项目,推动“平安广州”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和谐度和市民幸福感。
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深入开展“扶贫济困党旗红、共建和谐当先锋”活动,党员认真践行“五带头”。各级党组织着力围绕服务人民群众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以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党员服务中心等工作平台为载体,扎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切实兑现向群众做出的承诺,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治水是民生“一号工程”。2004年,广州开始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后来又启动了“退二进三”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008年4月到广州调研,对广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要求广州要抓住亚运契机,把广州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层次,把广州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尤其强调“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放心水,人均GDP就是达到两万美元,也不能算是科学发展。”经过“背水一战”,治水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区范围内经过整治的河涌已不黑不臭了,水质有了明显好转;西江引水工程也在9月30日实现了通水,每天流入广州城区350万立方米优质水,可以满足老城区600多万市民的饮用水需求。
扶贫济困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绩。广东首届“扶贫济困日”当天,广州市现场募集捐款总额1.2亿元。今年上半年,广州完成帮扶项目671项,落实帮扶资金4290万元。
在“服务亚运当先锋”中创先争优
蹲下、站起、蹲下、站起,自亚运会开赛以来,负责天河体育中心安检的广州市公安局女民警李芳媛,每天都无数次地重复着这个动作。11月15日晚,中韩男子足球1/8决赛和中韩羽毛球男团决赛同时在天河体育中心的两个场馆进行,观众高达7万多人。每一位观众走过安检门后,安检人员都要用检查仪对观众进行安检,并需弯腰蹲下去检查。反复地蹲下、站起、蹲下、站起,李芳媛终于倒地晕了过去……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张泽明副大队长是第一批进驻海心沙主会场的民警之一,从最开始住板房、吃盒饭,到看着场馆逐步建设起来,白天守场地、查人员、看水域、做各种基础调查、监督各种安全设施建设,晚上在灯下梳理进展、写报告,一年多基本住在岛上,被同事戏称为“岛主”。说到家里的情况时,张队的声音就低沉了下去:“小孩患了骨癌,只能家里人照顾了。”
10月份,一贯孝顺的天河南派出所所长杨世冰,惊悉父亲诊断出晚期癌症后,把父亲接到广州来治疗。因忙于亚运安保,没有多少时间陪在父亲身边,后来父亲坚决要求回老家化州。11月9日凌晨,他完成任务刚回到家中,噩耗传来,父亲病逝。白天组织安保演练,10日参加开幕式彩排,他不得不连续坚守在岗位上。11日是父亲出殡的日子,他还是不能离开。当晚12时,才能回到家的这个山一般的男人,终于抱着妻子像个孩子般大哭起来。
在亚运会的70个比赛场馆、57家驻地酒店,数万名安保人员在安检、消防、现场保卫、周边整治等各条战线上超负荷运作,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感人故事……其实,早在亚运之前,越秀区就开展了“迎亚运,当先锋”网上签名承诺活动,目前已有15100多名党员在承诺书上签名。荔湾区深化“民情茶座”、“进村夜访”机制,构筑党建“3G”服务网络、建立民情“BRT”机制,打造党内帮扶和创先争优新平台。海珠区开展“社区楼宇党建”工作试点,让党员在家门口前亮出身份、服务群众。天河、白云、黄埔、萝岗、花都、番禺、南沙、海珠、增城、从化等区(县级市)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促共进的工作机制。
亚运虽结束创先争优永不落幕
亚运会已经闭幕,但广州并没有松一口气。“后亚运”时期,广州将继续创先争优,做好亚残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科学谋划广州新发展。
11月26日,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时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尽职尽责、再接再厉,继续做好亚运会赛事服务保障和亚运会闭幕式筹备工作,继续做好亚残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确保亚运会亚残运会圆满成功精彩。同时,认真做好年底各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并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积极谋划后亚运时期的工作,不断开创广州科学发展新局面。
接下来,广州将以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将以完善城市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快建设广东宜居城乡“首善之区”,认真总结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将以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为重点,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度和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广州还将深入总结、大力弘扬亚运精神,为推动后亚运时期广州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