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30日讯公办幼儿园的好处,杨士海体会很深。
这位在慈溪宗汉街道工作的安徽爸爸,之前曾为孩子的内向而苦恼。今年9月,儿子杨兆杰就读的百两桥村新星幼儿园由个体转为公办。几个月下来,不爱说话的兆杰变得活泼开朗了,家里来了客人能主动招呼,这让杨士海欣慰不已。
“把孩子管住、不出事就好,还是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进行培养,这是新星幼儿园转制前后最大的区别。”杨士海告诉记者,在最近的家长会上,家长们纷纷反映,个体转公办后,幼儿园无论是教育或伙食,都变好了。
变化的背后,是慈溪市正在进行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财政年内出资1500万元,用于对公办幼儿园及偏远地区幼儿园的建设补助。今后3年,财政投入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建设的资金将超过2亿元。
努力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入好园,享受“公益的、普惠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学前教育”,慈溪正在行动。
无差别入园
公办幼儿园改制曾经风行一时。在民资充沛的慈溪,公办幼儿园的在园幼儿覆盖率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为20%,而到今年8月,这一数值降至6.3%。
社会力量办园难免牵扯到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将压力和负担转嫁到家长身上,目前不少民办幼儿园收费居高不下,教育质量却不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曾在慈溪创办了第一家镇办民营幼儿园的宗汉街道,如今又创新办园体制,由政府出资承租个体幼儿园设施,培训个体幼儿园教师,将个体幼儿园转公办。目前,宗汉街道0至3岁的宝宝,都能领到教育券,在宗汉实验幼儿园享受8至12次免费的早教课程。而在新星幼儿园,占幼儿总数90%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了当地优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今年9月,慈溪第一家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星光小区星光幼儿园,又如期在宗汉街道开园,全面实现了无差别入学、无条件入学、优质化教学。得知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学的消息,星光幼儿园6个托班的入学名额,一周就被报满。
记者在星光幼儿园看到,教室宽敞明亮、设施先进,每个班级都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孩子们正在户外推着自制玩具欢快奔跑。据介绍,幼儿园分2期装修,成本约300万,全部由街道出资。
12月起,宗汉街道的3所公办幼儿园就将实行集团化管理。这意味着,慈溪第一个乡镇学前教育集团将在宗汉街道诞生,更重要的意义是,3所公办幼儿园的教学、后勤、财务将实现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优质师资将覆盖到像新星这样的村级幼儿园。据介绍,目前,已有不少民办、个体幼儿园要求加盟这一筹备中的教育集团。
公益性办园
在学前教育领域,到底是“公进民退”好,还是“鼓励民营”好,在慈溪也曾有过争论。
民营幼儿园发展鼎盛期,慈溪全市共555所幼儿教育机构,其中132所为无证幼儿园,办学不规范,教学质量甚至幼儿安全难以保证。用了5年时间,慈溪取缔了这些无证幼儿园。但是百姓对于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依然没有得到满足。
今年5月的调查显示,慈溪全市16个小区,有4所小区幼儿园空置,2所移作他用。当月成立的慈溪“规范办学专项整治小组”的目标是,空置或改变用途的幼儿园全都得改回幼教机构。
此外,市里还出台政策,将城乡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求切实做到小区幼儿园与住宅小区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在经费使用方面,慈溪鼓励建设公办幼儿园,规定公办幼儿园30%的建设费用由市财政支付。今年,慈溪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在建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米。
“随着区域性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浙江省内的领先发展,学前教育日益成为慈溪教育发展的‘短腿’,”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告诉记者,“要补足短板,必须加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体现政府主导、机制创新和整体提升。”
据悉,在幼教机构的规范方面,“创建规范管理达标镇”已纳入对慈溪各乡镇、街道的考核体系中。预期目标是,慈溪各乡镇、街道将按照常住人口每6000人至少设置1所12班以上规模,按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建设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到2012年,全市5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三级以上办园标准,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达到75%以上。
留住好教师
让更多小朋友在家门口就能入好园,仅靠出资建设校舍是远远不够的。
近年来,“幼儿家长承担着高额学费,而幼儿教师却拿着低工资”的现象在各地十分普遍。低收入已使不少长年从事幼教事业的老师辞职,很多年轻教师看不到发展前景,流失现象严重。
针对这一现象,慈溪开出的药方是,“要让幼儿教师获得充分的成长空间”。
“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规定,要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建立幼儿教师培训晋升长效机制,力争到2012年,实现慈溪全市符合《教师法》规定合格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达到98%以上,教师资格的持证率从目前的53%提高到85%,大专以上学历从35%提高到50%,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从19%提高到30%以上。
对于这些枯燥的数据,慈溪幼儿教师张旦科有着感性的认识,今年,她将获得4200多元的财政补助。其中2000元来自她的教师资格证,2000元来自她的一级教师职称,还有200多元是她获得职称后逐年增长的“职龄工资”。
而张旦科更为看重的,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培训机会。早在两年前,她就参加了由市财政出资的育婴师培训,不仅免去报名费,还能获得培训期间的餐费补贴。
“在慈溪,幼儿教师不再是普通打工者,而是能有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发掘自身潜力的发展平台。”张旦科说。
多建好园,政府应给力
“入园难,入好园更难”,近年成为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幼儿教师的地位低、待遇差导致师资缺口巨大,也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瓶颈。
慈溪针对学前教育提升所开展的三年行动计划,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并不仅仅在于财政花了钱、肯花钱,而是因为,在备受关注的学前教育领域,政府采取了负责任的态度。
无论公办还是民营,民众迫切期待的,是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相对“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民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加大公办学前机构建设,明确政府主导的具体方面,将学前教育投入作为每年财政性教育投入计划的一部分。
这些,慈溪做到了。0至3岁的早期教育,慈溪宗汉街道的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免费授课,这一点,即使在城市里也是很少听闻。小区配套幼儿园实现公办、乡镇涌现学前教育集团,这些新鲜事背后体现的,正是主政者对于幼儿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重视,和对民族未来发展的强烈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