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 常态争先
扎实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双强争先”活动
中共金华市委组织部
自省委部署“双强争先”活动以来,金华市委迅速行动,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市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深入开展争当“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单位)活动的实施意见》,以目标引领、常态争先、推进覆盖为重点,扎实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双强争先”活动,全面推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全市906家骨干企业被列为“双强”培育企业,其中市级重点培育企业81家。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争创工作目标,确保“双强争先”活动干有方向。为确保“双强争先”活动有序推进,我市精心制定了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一是明确争创总体目标。市委明确提出,到2012年,全市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基本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从业人员50人以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基本实现党的工作覆盖,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基本有党员;全市中型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基本建成“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基本建成“发展强、党建强”企业(单位)。这个工作目标,既承接了当前我市在非公有制企业“三化三有”工作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双扩”工程的近期目标,同时又着眼长远,规划了五年努力方向,让我市“双强争先”活动能按既定目标扎实推进。二是细化“双强”标准。根据易于操作、便于对照的原则,我市进一步细化“双强”标准和争创举措,提出了“五强五好”十条具体标准。在发展强方面,提出了经营管理强、竞争实力强、人才支撑强、文化建设强、和谐发展强的“五强“标准;在党建强方面,提出了骨干队伍好、服务作为好、运行机制好、工作保障好、群团带动好的“五好”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我市已着手探索制定“发展强、党建强”量化评判标准,拟对“双强”先进企业(单位)实施量化考核办法,严格达标考核。三是实行“一企一策”。针对非公有制企业面广量大的实际,在全面排摸的基础上,分类建立企业工作台账,坚持“一企一策”,积极指导企业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各企业争创目标和重点。全面建立涉企部门班子成员非公有制企业“双强争先”联系帮扶点,“一企一策”了解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探索争先评优机制,确保“双强争先”活动争有常态。在“双强争先”活动中,我市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党员职工人人参与的争先评优机制,激发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争先进位、勇创先进,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一是岗位争先月月评。坚持党内带党外,充分调动企业党员和职工参与“双强争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企业党员和职工在“争当工人先锋”、“团员青年双诺双争”等活动中履行岗位职责和闪光言行进行月度考评,营造企业内部争先评先的浓厚氛围。如东阳市英洛华电气公司党委开展每周评比“十佳党员”,鼓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创先进,带动全体职工创先争优,极大推动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共收到党员职工各类合理化建议8164条,技术创新962个,解决难题796件。二是履诺践诺阶段评。在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全面推行以“我诺我行”为主要内容的先锋承诺制。上级党组织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事项落实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梳理总结并通报,每季度作一次点评。党组织和党员履诺情况每月至少向群众公开一次。如义乌新光控股集团专门制作了党员践诺情况评议表,组织开展党组织、党员、群众三个层面的评诺工作,确保了公司党组织和党员百分百践诺。三是民主评议年度评。我市专门下发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年底,通过“一述二议三评”(即党员述职,党内党外评议,书记点评、上级党组织点评、综合测评)的形式,对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党员评先创优挂钩。
三、全面推行“三化三有”模式,确保“双强争先”活动抓有基础。我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行以覆盖立体化、制度规范化、活动正常化、干事有队伍、服务有作为、工作有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三有”工作模式,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党组织覆盖网络,进一步夯实“双强争先”活动的工作基础。一是三化一体强覆盖。积极推进产业化、区域化、行业化的覆盖方式,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建立了141个基层商会党组织,所属会员企业21974家,占全市非公企业总量的58.8%。按照“活动网络共建、基础设施共用、党员教育共抓、活动载体共享”的要求,以社企联建、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等方式建立区域化党组织,探索建立“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1个牵头党组织+若干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架构。针对我市非公企业行业多、分布广的特点,积极探索“支部建在行业协会上”的做法。目前全市已建各类行业协会党组织240个,所属会员企业3057家。二是专项活动促覆盖。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市集中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亮身份、展风采、促覆盖”活动。全市19224家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的40404名党员主动亮出身份,其中组织关系不在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员9948名。三是配强力量抓覆盖。通过内选、下派、外聘、公推直选等途径,切实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如浦江县统筹城乡党建人才,28名离任村主职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全市共选派257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全市3.7万家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7550家,已实现组织覆盖的5443家,占72.1%;从业人员50人以下的非公企业29575家,已实现工作覆盖的23423家,占79.2%。
四、打造强力推进态势,确保“双强争先”活动推有力度。我市把“双强争先”活动摆到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形成了有力的推进态势。一是领导促动。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带头联系骨干企业,带头开展“双强争先”活动调研指导。市、县(市、区)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县(市、区)委常委,市县两级分系统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也都建立了“双强争先”活动企业联系点,切实构建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我市抓牢县(市、区)委这一关键层级,强化县(市、区)委责任意识,采取项目化管理的办法,逐项分解任务,并先后组织开展了3次专项督查,推动了活动的落实。二是部门推动。建立了由组织部、社工委牵头,发改委、经委、统战部、工商联、总工会等16家市直部门组成的“双强争先”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出台了本系统推进“双强争先”活动的实施意见。近两个月来,组织部、社工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分系统“双强争先”活动推进会达8次。同时,继续深化开展“双服务”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百名局长联百企、千名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活动。目前,市机关部门主要领导、县(市、区)四套班子共开展调研400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1200余个,帮助解决各类问题600余个。三是典型带动。认真总结新光控股、伟海拉链、英洛华电气、5173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双强争先”活动的经验做法,利用现场观摩、报纸、电视、简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设“双强争先”专栏进行宣传,使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比有目标、学有参照。今年7月,专门召开全市工业园区党建暨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表彰了一批“重视企业党建工作优秀业主”、“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党员技术标兵”。10月份,在全市评选命名了81家非公有制企业、41家新社会组织为“发展强、党建强”双品牌示范单位。明年我市还将培育一批“双强争先”先进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在“七一”时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