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都在使用的民用液化气,从储运到充装,从供应站到送气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输送流程。在这个流程下,部分地方的无序恶性竞争,催生了畸形的利益链。
小区里的“定时炸弹”
液化气从储运到灌装、运输、送气,都要经过严格的防火防爆措施,从事这个行业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进行规范的操作。
然而,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许多送气员并没有上岗证,甚至没有经过安全培训。“这些就是气贩子。”一名知情者告诉记者,他们来往于居民区,回收空瓶,然后送到灌装站。这些气贩子,不仅仅是液化气市场无序恶性竞争的幕后推手,更是居民区“定时炸弹”的制造者。
这些流动的灌装站,没有安全管理,没有安全检查,气贩子大多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里摆放气瓶,成为小区的安全隐患。
私自灌装掺杂二甲醚
二甲醚,这种新型的燃料,是未来汽车燃油、液化气的代用品。这几年来,私自灌装二甲醚,已成液化气行业牟利的一个窍门。
“二甲醚的灌装,有严格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对灌装的液化气瓶有专门的安全规定。”台州市质监局稽查支队副支队长金仲平告诉记者,二甲醚是国家推广的新型燃料,因其有腐蚀性,因此灌装必须要用专用瓶,阀门、管道、灶具都需要重新更换。否则,一旦泄漏,就会造成失火、中毒事件。然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灌装站偷偷地灌装起了二甲醚。记者了解到,目前液化气进价在6300元/吨左右,而二甲醚的价格每吨只要4000多元,难怪一些灌装站铤而走险。
借报废瓶生财有道
如果送气员上门收空瓶,并告诉你空瓶已超期“服役”,必须更换了,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把空瓶交给对方——谁愿意家里藏着这么一个“定时炸弹”啊!
但报废瓶、超期瓶其实也成为气贩子赚钱的一个门道。气贩子利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把这些即将报废、超期的气瓶运到不法灌装站,经加工后成为新瓶,倒手卖给客户。
此外,一些灌装站为了压缩成本,大幅度减少人员,这样一来,对报废瓶、超期瓶及时进行检查和更换的环节就被忽视了。这种存在安全隐患的液化气瓶,就这样流入了市场。目前,路桥区的3个液化气灌装站进行了行业自检自律,哪个站发现有报废瓶、超期瓶还在使用,被主管部门发现查处后,站里要处1万元的罚金。 (据《台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