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为什么盯上碳汇林业
2008年11月,社会各界投入1700多万资金,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成立。
2009年3月,敢为人先的温州人,在苍南种下3700多亩工业原材料树种和珍贵树木。这是中国第一批专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汇林”。
昨天,记者就此独家采访正在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温州市长赵一德。
缘起和动机
记者:温州启动中国地级市第一个绿色碳基金专项,缘起是什么?企业的动机是什么?
赵一德: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碳汇专项基金推出。2008年8月份,温州林业局局长徐胜东去国家林业局争取到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国地级市第一个碳基金专项,也是中国第4个绿色碳基金专项。
温州人多地少、资源环境制约十分严重,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温州企业未来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现状也迫使我们要搞“碳汇林”。
消息传出,一批有眼光、敏感性较高的温州企业家积极响应。这些从事能源、木材加工、城市绿化、市场贸易等领域的企业,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驱使,另一方面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资金和发展
记者:苍南的这片碳汇林的资金组成结构如何?至今,有没有温州企业已经卖出碳汇指标的例子?我们的碳汇项目现在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
赵一德:政府财政投入1000多万基金,企业和个人共捐献700多万。其中,邵占维书记和我都捐资购买了“碳汇”。
“二氧化碳”排放权是商品,但目前温州碳汇指标还无交易记录。因为我国关于这方面的体制、机制等配套措施还没有建立建全。
温州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可喜一步,但还处在“碳汇”项目初步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表现特征是唤起意识,而不是进入到市场交易阶段。
意义和未来
记者:如何看待温州率先发展碳汇林业的意义?
赵一德:种植经济林,既美化清洁环境,吸收二氧化碳,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多赢的好事,利国又利民,利当前又利长远。
记者:下一步怎么计划和建设碳汇项目?
赵一德:我们计划以后让资金滚动起来。但让碳汇真正形成滚动发展态势,必须以健全碳交易市场,建起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为条件。
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生产出来后,温州企业可以自用一部分碳汇指标,还可以把碳汇指标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所得资金又可以用于种植树木。
随着我国碳汇市场和机制建立和完善,碳汇项目也会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得到滚动发展。
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已募资1700万
当“碳汇”这个词越来越被人熟知之时,一向“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在这方面已然走在了前列。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低碳示范小区——温州“中瑞曼哈顿”、全国首次提出实现零排放的低碳专业市场——温州市宏锦鞋材市场……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和市长赵一德,已向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购买了碳汇。温州的企业,也纷纷捐资购买碳汇。
说起温州碳汇项目的发展,永嘉原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星涛,从2007年受到自家苗圃“温室效应”启发,开始关注二氧化碳排放,到结识“碳汇”这个名词,并捐资50万购买碳汇,直至如今逢人要“推销”“低碳生活”。“中瑞曼哈顿”的低碳化理念,当初就是李星涛说服房产开发商,让对方追加500多万资金实现的。
作为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发起人之一的白琼璟,在开办温州市宏锦鞋材市场时,为了实现市场“零排放”的目标,他找专家估算出了每年需要购买碳汇的数额,“每年两万元,我要捐20年”。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已募集资金超过1700万元。下阶段,他们将进一步发动企业(以高能耗企业为重点)、组织、团体捐资,力争让“温州专项”每年捐资额达到1000万元。未来还将与银行合作,在132个网点设立个人购买碳汇的“销售点”,并公布网上定点销售渠道。2009年至2014年,温州打算完成15万亩人工碳汇造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