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医院护士在病房里细心护理。 吴懂科 摄 |
浙江在线01月19日讯
老龄化社会来临,家里老人生病,是困扰许多“4加2加1”结构家庭的问题,去年3月中旬,我省推出了以提供无陪护试点病房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护理服务,使这个困扰“倒金字塔”结构家庭的问题,得到部分解决。
但随着试点病房的逐渐推广和服务的日益深入,人手紧张,经费缺乏等问题,开始成为许多试点医院的一个心病。
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主任李莉,就提交了一份《建议提高无陪护试点病房收费标准》的提案,建议分级收费,并且由医保支付,在不增加老百姓医疗负担的基础上,既保证了医院的积极性,也让百姓享受到优质护理。
现状:患者满意率高达99%以上
从去年3月18日省人民医院率先在全省推出该项服务后,截至去年11月,全省二甲以上医院中,共有90家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中三级医院47家,二级医院43家,试点病房总数达160余个。
在推出无陪护试点的病房中,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满意度由原来的92%左右上升至99%左右,有的病房达到100%。
在省人民医院肝胆肛肠科住院的张大爷,是省内首位享受此类优质服务的患者。张大爷的女儿对此的评价是:“护士照顾爸爸比护工要细心多了,我们可以安心上班了,也节省了请护工的钱。”
护士参与患者的生活护理,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正像医学界的一句话说的那样,病人的康复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节约了医疗资源。
困境:床护配比亟待提高
对于患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李莉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这个惠民措施遭遇了人员和财政的难题。
由于无陪护使护士承担了更多的护理工作,比如患者上厕所、洗头、擦身等工作都要护士来完成,这使得每位护理人员平均要花费7~9小时在护理工作上,使原本就人手紧张的护理队伍,显得越发紧张。
“除了人手紧张,财政也是一个大问题。”李莉专门对一些试点病房进行了测算调查,以60张床位的病区为例,原来一般只配置护士15人,试行无陪护试点服务后,需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5名护士,并另配备经专门培训的护工5人。
医院每增加1名护士,年支出增加8万元左右,增加15人,年支出增加120万元。护工月工资2500元,增加5人,年支出12.5万元。再加上人员培训费用及添置一些基础护理工具,如洗头车、洗头液、擦身毛巾、蒸汽车等,60张床位的一个病区每年共增加投入约150万元。
目前,我省护理费收费标准为每床每天8元,以60张床位满负荷入住计,医院年收入护理费17万元左右,收入和支出相差130余万元。李莉觉得,收费不足,影响医院开展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护理人员待遇的落实。
建议:分级收费并由医保全额支付
对于这项提议,率先在全省推出优质护理服务的省人民医院,也深有同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洪朝阳说:“今年是新医改推行的第三年,优质护理服务是老百姓直接感受到实惠的医改措施,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推行下去,对百姓来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洪院长介绍,目前医院的病床和护士的比例是1比0.5,但如果要提供完善的优质服务,护士人数必须增加,今年医院特意招聘了120名护士,来提高床护比。首先遭遇的就是人员编制问题,其次就是人员待遇问题。
“现在护理费用非常低,现在普通人理个发也起码20元,但是我们的护理费用每床每天只收8元,还不包括一些医疗器械的损耗,这中间的差距如果全部要由医院承担的话,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服务质量的。”洪院长说,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今年80%的病房要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到优质护理服务在全省各地的推广。
“提高收费标准,国内一些省份已早就在实行。”李莉说,如江苏省已将试点病房的护理费从每床每天9元调整到90元。北京市将试点病房一级护理从7元提高到90元,二级护理从5元提高到70元,三级护理从3元提高到50元,并由医保全部承担。
“优质护理服务,是对老百姓有利的措施,既然好就应当推行下去,我希望政府财政能够加大投入。”李莉建议我省能尽快制定无陪护病房的护理收费标准,建议一级护理费70元,二级护理费50元,三级护理费40元。护理费由医保全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