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干部就要一碗水端得平。”——陈守欢
陈守欢,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新殿村党支部书记。他,把一个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空壳村”发展成年收入200多万元的富裕村;他把一个人人嫌弃的“烂头村”打造成人人称赞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他把一个软弱涣散的后进支部建设成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烂摊子”面前,他选择了担当
十多年前的新殿是“村穷民乱”的“烂头村”。1998年,年仅25岁的退伍军人陈守欢临危受命当选为村支书。为改变村里落后面貌,在村集体资金积累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他带领着村班子提出了级差排基方案,以公开投标的方法筹集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政策补助,为村里筹得5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短短几年,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了21幢350余间“小康楼”,新建了2座污水净化池,新建了2座农民公园、配备了电动垃圾清运车……2009年,在他提议下,村两委又利用10亩宅基地,建成47间标准厂房,出租给本村眼镜生产企业。目前,村集体每年都有200多万元的收入,村民人均收入早已突破了万元大关。
在创业致富机会面前,他选择了放弃
13年来,村民们大都搬进了新居,陈守欢一家人仍然蜗居在破旧老房子里。村民李昌书说,他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创业致富,但最终都因“为大家”而“舍小家”。1998年,陈守欢刚退伍回家后,大哥、二哥都劝说他跟着做“壳子板”的生意,他却回绝说要趁年轻为村里多做点事,义无反顾地当起了村支书这个“草帽官”。2004年4月,他到桐乡开了一家服装店。然而,新店开张还不到2个月,街道领导、村委会主任、党员等5人就来到店里找他。这位心里始终放不下村里的耿直汉子,咬咬牙又回到了村里。2008年,他与人合伙办了一家眼镜金属架厂,村里一有事情,他就没日没夜去奔忙,以至于厂里电线老化发生了火灾。
在亲情、权力和原则面前,他选择了坚守
这个村里人人都树大拇指的小兄弟,他二哥陈守宽却曾“骂”他六亲不认,把他当作“陌路人”。2009年,村里建标准厂房时,二哥找到陈守欢,想承包工程。但陈守欢硬是没答应二哥的要求,坚持要他按规定参加统一招投标。没中标的二哥当场就火冒三丈:“人家当干部,四亲六眷先照顾,你这人胳膊却往外拐。”事后,陈守欢说:“当干部就要一碗水端得平,我若那样,以后说话就不灵了。”朴实的语言,却道出了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最朴素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