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就平安无事;把大事当做小事来做,迟早要出大事”。浦江县坚持以“群众工作无小事”的理念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抓住信访工作这个着力点,引导党员干部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
一、建立常态化下基层听民声机制,确保做好群众工作的针对性。以一年一个主题的形式先后开展了“千名党员结对帮困、千名干部进村入户”、“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千名干部下基层,百日攻坚化积案”、“蹲点调研谋开局、服务基层促发展”等活动,推动机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同时,在乡镇驻村干部中推行“一卡五单”工作法,让驻村干部带着联民服务卡和农民民生单、团队分析单、工作进展单、民事调解单、发展建议单,进村入户收集所驻村每户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状况、村级工作进展情况、邻里纠纷情况及对党和政府的诉求等情况,切实掌握群众所思所盼,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二、建立信访及矛盾纠纷研判机制,确保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性。把信访和维稳工作作为了解群众意愿的窗口来抓。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利益调整和重大政策实施出台前,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前提,先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进行信访维稳风险评估,确保有明显不稳定风险的政策不出台或暂缓出台、绝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或暂缓立项,从源头上预防信访维稳问题发生。二是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定期分析研究制度。县乡两级都成立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村一级成立信访维稳调解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分析信访维稳工作形势,对一些重点信访及矛盾纠纷案件进行“会诊”,商讨处理意见。三是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预警制度。建立县乡村三级预警网络,以定期排查和重点排查等形式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并将排查信息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合理归类,滚动分析,建立台账,实行常态化管理。同时,根据排查和分析研判情况以“四个到位”(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求助到位)为要求,制定和完善工作预案。
三、建立乡村信访及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确保做好群众工作的及时性。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扎实推进信访及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一是全面加强乡村信访组织建设。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在全县409个行政村和19个社区居委会都配备信访维稳信息员、调解员和联络员,并由村党支部负责,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包干协调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还在条件成熟的村推行了“六个一”(一个平安互助组、一支志愿者队伍、一张电子监控网、一条邻里呼叫援助电话线、一次月民情分析例会和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平安互助新服务模式,进一步强化村民的自我管理。二是推广村级干部民情接访制度。确定每月5日为全县村干部民情接访工作日,组织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在村级办公场所开门接访,对来访村民的诉求、意见和建议,分类进行解决或处理。三是培养村(社区)“调解能手”。以村(社区)里的两委干部、党员、离退休干部(教师)、复退军人为主体,在每个村(社区)确定1—2名群众威信高、能说会道的“调解能手”,有效发挥其知根知底的优势,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四、建立层层抓落实机制,确保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性。把信访维稳工作作为检验各级工作“成色”的一个标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一是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体系。建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既负责分管领域业务工作,又负责分管领域信访维稳工作),乡镇和部门单位“谁引发问题谁负责解决,谁化解不力谁受到追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健全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规定县领导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并确定各自所联系的乡镇(街道),每月用2至3天走村入户。对矛盾复杂、问题突出、上访量大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易引发信访维稳问题的农村住房改造、村两委换届等工作,组织干部进行专题调研,做到“哪里矛盾突出,哪里就有领导干部”、“什么问题集中,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县领导包案处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制度。对信访积案和重点不稳定因素,分别落实1-3名县领导实行“四包”(包方案制定、包调处化解、包教育稳控、包落实息访)、“三亲自”(亲自研究案情、亲自协调处理、亲自督办落实)。2010年,全县9件列入县领导百日“攻坚破难”专项行动内容的疑难信访案件,全部得到成功解决,实现了矛盾不出县、不上交,彻底改变了几年前信访量大、越级访多、缠访闹访多的旧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