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全市2081个村12658名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走上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
充分发扬民主
这次换届,各地不断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广泛推行“公推直选”,让民主变得更加实在,看得见、摸得着。
纵观整个换届过程,从宣传发动、推荐报名,到现场答辩、投票选举,党员群众始终是参与选举的主体,保障了他们的民主权利,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村党组织选举中,全市共有111135名党员参与了候选人推荐,138534名党员参加了选举大会,党员参荐率和参选率分别达75.2%和93.7%。在村委会选举中,全市共有14061人报名参选,候选人与职数比达2.1∶1,共有293.2万名选民参加了投票,参选率达96.1%。
全市还积极推行“先定事、后选人”和“三项承诺”制度,增强候选人的“透明度”,以便党员群众更好地行使手中的权利。在换届前,各村结合实际制定三年发展目标和任务,然后引导党员群众围绕村发展目标任务,按竞职承诺、创业承诺和辞职承诺等“三项承诺”要求开展竞职活动。余杭区这次换届的179个村通过“五议两公开”工作法,确定新一届村班子的创业目标,使候选人的“创业承诺”有了具体参照。桐庐县依托党员远教平台视频直播候选人集中承诺,让承诺内容更广泛地被党员群众所了解。
选优配强班子
为选出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我市对村级组织班子成员的候选人提出了具体的资格条件,引导党员群众把具备“四个好”,即思想政治素质好、富民强村本领好、服务群众意识好、自身作风形象好的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组织班子。同时,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明确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以及丧失行为能力的人员,不能确定为候选人,即使当选也属无效。
各村把候选人资格条件写入了村选举办法,各地建立了乡镇初审和县级职能部门联审的资格审查制度,严把村干部素质关。滨江区对全区各村所有有严重违法违纪的人员提前进行排摸,并通报给相关联审部门和街道,做到心中有数。西湖区在资格联审方式上,积极推行网络联审的做法,使联审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各地还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积极参选。据统计,全市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有大学生“村官”466人,其中,当选村党组织书记的9人,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的8人。
通过选举,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9岁,比上届下降0.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2%,比上届提高12.4个百分点,村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
确保风清气正
全市各级按照“用好的作风,带动好的民风,营造好的选风,选出好的班子,打造好的队伍”的要求,切实把严肃选纪选风贯穿换届全过程,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各地积极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短信、公开信、宣传展板、动漫海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换届纪律,做到家喻户晓,入耳入脑,增强党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依法、有序参与选举。
在换届期间,建德市将以往换届中查处的拉票贿选、破坏选举等典型案例制成警示教育片,组织村民群众观看。淳安县开展了候选人集中教育,促使他们端正参选动机,自觉遵守纪律。富阳市不仅与候选人签订竞职承诺,还组织全体党员签订纪律承诺书,承诺带头维护选举秩序。
同时,各地严格执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出台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十大禁令”,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对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破坏选举等不法行为,做到“有报必查”、“露头就打”,始终保持严厉肃纪的态势,匡正了选举风气。江干区专门出台了查处村级组织贿选等破坏选举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界定标准、查处程序和查办责任。临安市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将所有村按照选情划分类别,重点指导,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开展上岗培训
为了让新一届村干部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确保村级组织规范有效运转,各地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积极开展村级组织班子成员上岗培训。各区、县(市)认真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集中轮训,各乡镇(街道)广泛开展其他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村属党支部书记以及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履职尽责能力。
萧山区在村党组织换届完成后,立即对全区新一届410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重点就换届选举政策、基层民主建设、农村工作方法等进行辅导。临安市组织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到省委党校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并依托党员远教平台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对村级班子其他成员1380余人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实现了培训全覆盖。
通过换届,我市村级组织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十二五”改革、发展、稳定,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富民强村、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