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志溪,1974年10月出生,1996年7月入党,1993年12月参加工作,现为温州永嘉县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县五保工作。目前,永嘉全县有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对象590人,如何使这批人衣、食、住、医、葬得到切实保障,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作为全县五保工作具体负责人员之一的麻志溪,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思考适应时代变化的集中供养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以一名党员和民政“孺子牛”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独到的“五字诀”,为集中供养工作身体力行,加砖添瓦。其本人在2011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
“学”字诀充电,积极扩展自身知识结构。麻志溪平时注重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加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使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如把医疗救助工作和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该县率先用医疗救助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集中供养人员的医疗难问题。由于这种政策的导向作用,集中供养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要求入院的人数成倍增长。
“勤”字诀引领,深入基层排忧解难。麻志溪负责五保供养工作以来,经常对全县15所农村敬老院进行检查,走访供养对象。永嘉山区多,面积广,敬老院分布比较散,不管路有多远,他都坚持上门查看,从吃、穿、住等点滴生活方面作详细了解,和五保供养对象面对面接触,和他们耐心沟通,谈心,从而准确了解了他们的心声,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从另一方面来讲,其“勤”字诀还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出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出于对老人的关爱,才会勤于下基层,勤于和老人沟通交流。
“忧”字诀保障,忧人之忧排除安全隐患。麻志溪一直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始终将敬老院的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大的方面关注制度建设,小的方面关注电线牵拉。2008年,他在工作中发现该县花坦敬老院、渠口敬老院、下寮敬老院,因都是旧房改造,存在较为严重安全问题,均无法在原地整改,须整体搬迁。在他的极力建议下,2009年3月,县民政局果断将上述三所敬老院撤并到枫林镇敬老院、岩头中心敬老院,上塘中心敬老院。
“先”字诀创新,率先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2010年4月,永嘉县开展农村敬老院事业法人登记工作,麻志溪积极主动,经常加班加点,到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相关部门支持,组织敬老院负责人进行有关法人登记业务知识培训,各项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为全县15所农村敬老院事业法人登记工作的顺利完成,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该县农村敬老院事业法人登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引来不少外来“取经”人员。
“细”字诀精进,规范敬老院内部管理。为完善了敬老院的内部管理,对在院老人进行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对敬老院老人的衣、食、住、行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麻志溪经过深入的调研和仔细地思考,于2009年5月牵头制定永嘉县敬老院安全管理“六条禁令”(严禁在居室内私用电炉、电热器、电茶壶、电热毯等用电器;严禁在居室内用明火取暖和具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取暖;禁严禁在房间内堆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严禁在卧室内吸烟;严禁私接乱拉电线;严禁私自外出)。2009年8月又制定了《永嘉县农村敬老院在院老人行为准则及奖惩办法》,引导和规范了在院老人的日常行为,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积极推行敬老院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明确了院长职责、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及保卫制度、工作人员守则、卫生及作息制度、炊事员岗位职责、请销假制度。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永嘉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97%,“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集中供养对象人均年供养金达到7572元,远远超过省定上年度农民纯收入60%的水平。我县农村敬老院逐步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全县共有农村敬老院15个,共投入建设资金约180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74亩,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床位1041张。各敬老院均配有食堂伙房、会议室、卫生室、活动室及健身房,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是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的“福地”。
关于全县的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麻志溪说,以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努力创新,并对下步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就是如何将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的养老机构转型进行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