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之江先锋 > 他山之石 正文
非公经济组织党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这既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强化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作为空间。特别是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格局的新任务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都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一、福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及党建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紧紧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新的支撑点、新的带动点。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6.1万家(其中私营企业3.9万家),从业人员70.6万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8.7%。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1780家,其中1460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单独组建了党组织,党员1.4万名,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展,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为参与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自2006年福州市开展“百龙(龙头企业)连百村、建设新农村”、“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榕商联村参与新农村建设”等活动以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企村结对平台,实现了企村合作共建新农村从自发行为向组织推动转变,从单向帮扶向双向互动转变,在促进企业和村居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既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也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有为有位。近三年来,全市共有1042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与1397个行政村结成对子,签订合作项目3526个,落实合作资金5.5亿元。涌现出“中国十大魅力乡村”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福清市沙埔镇赤礁村、“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先进村”长乐市航城街道洋屿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村。

  从调研情况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了多种合作共建模式,具备以下类型和特点:

  1.按党组织结对的数量划分,可分为一企一村、一企多村、多企一村等三种类型。

  (1)一企一村型。即由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与一个村,通过双方党组织结对共建,带动引导企业参与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及劳动力培训等,既发展结对村经济社会事业,也为企业自身发展拓展资源渠道和发展空间。如全省工艺品行业龙头闽兴编织品有限公司,为闽侯县白沙镇溪头村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800多人。

  (2)一企多村型。即由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与多个村,通过双方党组织结对共建,共同建设关联度大、互补性强、受益面广的公益性或经营性项目,推动结对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如福建永辉集团,在闽侯、闽清、永泰等农村建立蔬果直供基地,既促进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就业,又解决了企业货源供应问题。

  (3)多企一村型。即由多家企业与一个村,通过彼此间多个党组织的结对共建,带动引导多家企业集聚力量参与一个村的全面建设,以项目开发建设为纽带,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前全市开展此种形式的镇、村共有223个,结对共建企业达到912个。

  2.按党组织结对的内容划分,可分为村企融合、互利合作、基地带动、商贸带动、发展顾问、劳力吸纳、公益捐助、文明共建等八种类型。

  (1)村企融合型。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符合条件的,按程序推荐担任村“两委”负责人,直接参与村务管理,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思路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全市有26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在村里担任“村官”。他们担任村“两委”干部后,充分发挥自身见识广、经济发展能力强、办事规范、不计报酬、主动奉献等优势,帮助培植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带领群众致富,改变村容村貌。

  (2)互利合作型。双方党组织引导企村寻找利益共同点,按照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和经济运行模式,由企业出资金、建项目,村依法提供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与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共赢。如有的企业在农村设立来料加工点,既有效增加村民收入,也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

  (3)基地带动型。企业党组织从企业的产业集约优势出发,引导企业在农村建设农业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等,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如,农业龙头企业福州春伦茶叶公司,将企业的主营产业和农村的优势产业有机结合,企业指导农户科学种养,与农户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4)商贸带动型。商贸流通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企业营销优势,帮助扩大当地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大型超市,进入大中型城市,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带动种养殖业的发展,如福建永辉超市公司等。

  (5)发展顾问型。企业党组织积极发动企业内党员、职工,发挥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村党组织则主动聘请素质好、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家担任村经济顾问,帮助结对帮扶村理清发展思路,为村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和资金扶持,实施创业引导和实业指导。

  (6)劳力吸纳型。企业党组织根据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或安排农村青年到企业实习等方式,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招聘符合条件的农民,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如福建闽兴编织品公司为白沙镇溪头村培训农村劳动力,从中吸收800多名农民为企业员工,在缓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劳动力缺口问题。

  (7)公益捐助型。这是我市企业参与面最广、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对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又缺乏可开发资源的村,企业党组织从解决结对村的实际困难出发,广泛开展各类捐资捐物活动,引导企业家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慷慨解囊,投资修建公益设施,发展公益事业,帮扶困难群体,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近来,有的结对企业从一事一捐发展到建立各种基金,开展助学、解困、公益事业等活动,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持久推动作用。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共引导企业为结对村修建道路1520公里,新建文化活动中心35个,为失学儿童、困难村民、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捐款970万元。

  (8)文明共建型。由结对双方党组织牵头,引导企村双方通过联合开展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矛盾调处,规范工作运行机制,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等形式,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企业和农村。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实践意义

  从福州市实践情况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拓展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增强了党组织活力和影响力,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达到了双赢目标。

  一是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是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组织基础。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事关我们党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进一步树立起良好形象,使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得到明显加强,真正成为“服务企业推动发展、服务员工凝聚人心、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从而进一步健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不断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截至2009年底,全市1460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部单独组建了党组织,其他中小型企业也通过联合组建、挂靠组建、行业组建等模式组建了党组织,较好实现了党建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全覆盖。

  二是有力促进了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格局构建形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企村结对帮扶的做法,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党建、化解村企矛盾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尤其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乡村治理机制深刻变革,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要求,通过在企业、农村之间双方党组织开展互促共建活动,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资源整合,提升了双方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形成了企业帮带农村、致富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支持企业发展、共享资源开发的大党建格局。

  三是有力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州市同全国各地一样,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抓实抓好,不能限于从农业和农村内部找出路,必须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必须充分发挥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内的所有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产业主力军作用,在企村之间建立起了一条连接农业与非农产业、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有力纽带,为广大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培育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和新型产业工人,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距,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2008年,全市农村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2.3亿元,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7142元,增长13.6%,居全省前列。

  四是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重大社会责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农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三性”关系:一是血缘性,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者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各种亲情、乡情带来鲜明的血缘性特点,相互交融,割舍不断。二是地缘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在地为本村或附近,这里各种社会关系融合其间,将企业和农村紧紧连在一起。三是利益性,企业所需的原料、劳动力来自农村,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依赖企业实现销售和价值,这种关系使得企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繁荣融为一体,互为条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农村,不仅集中着数量众多、潜力较大的消费群体,而且集中着较为丰富的发展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企业发展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企业自身拓展发展空间、体现社会价值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和平台。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企业可以利用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优势,捕捉商机,开拓农村广阔的市场,把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企业得以发展和壮大。同时,通过支持农村兴办公益事业、资助弱势群体等一系列反哺农村行动,也有利于树立企业自身良好形象和社会信誉,增强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思路对策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企业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实现合作双赢、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党建工作为纽带,以开展企村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切入点,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市场机制为重要方法,以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为保障,着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促进发展的作用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遵循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坚持组织引导、自觉参与;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坚持党建为媒、项目带动;坚持注重实效、深化创新等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实力状况,积极探索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找准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努力在适宜的领域,用适当的方式发挥应有作用。

  (一)进一步扩大领域,着力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深度

  1.围绕共兴农村经济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企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要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发挥积极作用。一要共谋发展思路。企业党组织要发挥企业发展意识强、经营理念活的优势,帮助结对村出谋划策,谋划结对村发展思路;要以科学的眼光、超前的思维,帮助结对村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要传授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导农民用现代管理理念经营和发展农业农村,不断提高农村发展水平。二要帮带产业发展。企业党组织要善于引导企村双方以项目合作开发为纽带,促进资源优势互补,推进企业发展壮大,农村后劲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要引导企业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结对帮扶村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通过产业转移、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形式,在结对帮扶村建立配套产品加工基地;通过合同订购、下乡采购、设点直销等形式,在结对帮扶村建立农副产品供销基地;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业务指导等形式,在结对帮扶村建立人力资源供应基地;通过帮项目、帮联络、帮资金等途径,帮助结对村建立稳固的经济收入来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三要推进村民创业。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企业人才素质较高、观念理念较新、发展经验较多的优势,以企业成长的经历和经验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农村能人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创业意识。四要协助招商引资。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发动企业主和党员营销管理能手,帮助结对村包装特色产业项目,借助企业招商平台和信息优势,通过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途径,或引进工业企业、商贸企业,或兴办现代农业园区,或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

  2.围绕共创村容整洁发挥作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企业党组织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结对村的要求,力所能及地为结对村办几件实事,使广大农民群众体会到共建带来的好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一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坐落在村内的企业,要积极参与卫生村、生态村创建。企业党组织要充分调动企业党员、青年员工志愿者的力量,广泛参与以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乱搭乱建、清理污水、清理露天粪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二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薄弱的村,企业党组织要着力激发企业家回报社会的热情,积极动员企业(个人)通过捐赠资金、物资等方式支持帮助修路、架桥、通电、引水、治污、建村部等,或是以合作开发形式,投资旧村改造、村庄整治等项目建设,改善结对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参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引导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慷慨解囊,积极参与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农民公园、体育健身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

  3.围绕共促乡风文明发挥作用。结对共建不仅要体现在物质形态上,也要落实在精神层面上。在共建过程中,可以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培育文明乡风结合起来,做到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上的“三个互助”。在思想互助方面,可以采取定期组织企业管理人员与村两委成员座谈、企业党员职工代表与村民代表座谈等方式,互相沟通、交流和学习,巩固广大群众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文化互助方面,要围绕农民群众和企业职工的文化需求,通过举办体育比赛、文艺合演、“三下乡”、建设文化站、图书室等形式,不断丰富繁荣农村和企业的群众性文化生活,提高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精神文明互助方面,要联合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村企文明新风尚。

  4.围绕共建和谐村企发挥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发挥自己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组织工作的专长,围绕共建和谐村企,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一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地方与企业的关系,积极化解企业与地方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增进企业与地方的感情。对企业在产业转型、规模扩张和基地建设等过程中遇到涉及地方利益和农民利益的问题,要事先征求村级组织的意见建议,顾全大局,相互支持,周全考虑,力争实现企业与地方、农民三赢。二要帮助农村弱势困难群体。引导企业(个人)以公益性专项募捐基金或结对帮困、困难救助、爱心援助、创业辅助等形式,积极加大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力求做到扶“志”与扶“智”、扶“技”互补,“输血”与“造血”、“活血”并举。三要关爱企业中的农民工。企业党组织要通过建立企业农民工访谈等制度,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现状,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督促业主依法用工,扩大就业,严格遵守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于劳资合同、工伤处理、违纪处罚,党组织主动出面做好协调工作和思想工作,化解矛盾。

  5.围绕共推组织建设发挥作用。加强企村党建工作动态性交流,促进形成支部同步建强、党员处处争先的良好局面。一要探索组织联建。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因村因企探索和建立“村企联合党支部”、“村企联合党小组”等党组织联建方式;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企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定期座谈沟通,互动交流,共商村企党建发展大计,促进村企党组织共同发展。二要探索阵地联建。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金、信息、设施等优势,帮助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电教中心和党员服务中心等建设成为村企党组织和党员活动的主要阵地。三要探索制度联抓。借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经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党员岗位责任目标、“三会一课”、议事规则、教育培训、党员评议、考核奖惩等各项工作制度,促进企业党组织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四要探索党员联管。通过组建村企党员服务中心,共同制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共同开展创先争优、民主评议以及评选表彰等活动,共同做好党员管理工作,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要探索活动联办。通过联合开展党员学习交流会、主题生活会、党课教育等形式,以及党员结对互访、互助、互学等活动,丰富党组织工作内容,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邀请企业家、企业党员人才以及农业专家到村党员活动室授课,定期培训农村党员与农民,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致富能力;深入开展一系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进一步增进党员之间交流与感情。

  6.围绕共育人才队伍发挥作用。通过开展村企共建活动,推进村企人才相互交流,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为农村培养和储备一批优秀人才。一要实行企村人员交叉挂职。企业党组织成员可到农村党支部兼职,引用企业经营管理的先进理念参与村务管理,帮助共建村理清发展思路,对村庄建设管理、公共发展事业等提供参谋、建议、咨询和相关帮助。农村党组织成员也可到企业挂职,把农村党建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引入企业党建,促进企业党建上水平,同时也学习到企业新的发展理念、经营方法。二要构建培训互动平台。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培训资源和现有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等平台,采取知识讲座、现场指导、广播电视、网上课堂等培训手段,与结对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培训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能力。三要推动农民转移就业。企业党组织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引导企业主在挂钩村建立劳动力就业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结对村建立就业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帮助结对村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积极帮助农民转移就业、外出就业。

  (二)进一步改进方式,着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效应

  1.在共建对象的选择上体现双向自愿、统筹兼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动员它们自愿报名,也可有目的地牵线搭桥、加以引导,做到“三个优先推荐”:一是优先推荐示范村,这些村基础较好,通过努力有条件在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优先推荐经济相对落后的村,这些村更需要企业的帮助和扶持;三是优先推荐班子强、共建积极性高的村,这些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共建意识较浓,开展企村结对活动更容易出成效。要充分尊重企业和行政村的意愿实行双向选择,急需劳动力的部分企业,可结对产业优势不足、劳动力富余的村;农产品需求量大的企业,可结对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村;项目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可结对有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意向的村。要统筹兼顾欠发达地区的村,积极引导强势企业跨区域进行结对帮扶。

  2.在共建项目的确定上体现特长特色、可行可为。要帮助企业和村精心选择好切实可行的共建项目,项目的选择必须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立足充分发挥企村现有的各种优势。项目的确立,既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又要切合结对村实际,既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又要凸显结对特色,既要尊重企业意见,又要充分考虑村民的愿望,切实维护好企业和村的共同利益。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能工则工,能农则农,宜商则商,能带一个村就带一个村,能发展一个产业就发展一个产业。如,对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的村,要引导民营资本投入高效生态农业、“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城郊村,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开发村集体土地,根据周边产业特点,发展“三产”或建设标准厂房,以双方互利的形式,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民就业转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捐助建设村庄基础设施的项目,要纠正一些地方以往一给钱就完事的做法,重点要用在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又急需解决的公共设施上,例如修一条路、建一座桥、盖一个学校等。

  3.在活动载体的创新上体现互动联动、实际实效。要结合村庄特点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加强载体引导和活动创新,以载体联设、活动联搞的形式,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千企联村、共同发展”、“村企心连心、共建新农村”、“村企结对、共建和谐”等活动,参加“爱心基金”,“海西光彩春雨行动”、“春蕾计划”、“赈灾捐款”等活动,以公益捐赠、灾害救助、扶贫济困、设立帮扶奖励基金等实际行动,服务农村、奉献农村、回报农村,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要广泛发动企业党员服务农村,定期组织党员走出企业、走向社会、走进农村,深入农村开展“送知识、送信息、送理念、送服务”等各类便民利民活动,自觉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深入开展“企业党员+农村党员”、“企业党员+农村群众”的互学互帮活动,企业党员主要帮助农村党员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增强创业意识、创业信心和创业本领,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有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基本住在农村、家庭成员大多在农村的情况,可推行“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农村、奉献双岗位(企业职责岗和农村义务岗)”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双设双比”竞赛活动,即“设定每一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责、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比较每一名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贡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在企业内部通过开展“党员岗位技能竞赛”、设立“党员示范岗”,在农村通过开展“党员星级文明户”评比、设立“帮扶村民致富岗”和“乡风文明带动岗”,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作用。开展企村联建“五个好”党组织活动,开展“班子结对学习日”和共上一堂党课、共过一次组织生活、共同培养一批党员骨干“三个一”活动,把企业党组织善思考、谋发展的优势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硬、干劲足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互帮互学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共创先进基层党组织。

  4.在工作方式的改进上体现因企制宜、分类指导。要因村因企而异,采用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形式;同时,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创造有利于双方发展的模式。对于建在村庄上的工业企业,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发展“属地互助型”的共建模式。形成企业和所在乡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一方面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对村庄进行帮助;另一方面村集体提供优惠政策,搞好各项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企业与村庄形成利益共同体,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对于与村庄有业务关系的涉农企业,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发展“资源互补型”的共建模式。以项目开发为纽带,以资源共享为切入点,由帮扶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被帮扶村提供土地、劳动力资源,共同开发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等项目。一方面引导农户积极调整土地,实现规模化生产,为企业入村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引导企业通过土地承包、签约订单等方式,建设车间式基地,为农民拓展增收空间。这种结对类型最具生命力,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企业主是成长于农村的商贸企业,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发展“回乡联系型”的共建模式。要发挥外出成功商人的感情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利用技术和信息等优势,为企业家原籍村的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带领农民搞营销、闯市场,同时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实施“回归”工程,发动企业家回家乡投资农业、工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等项目,从根本上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对于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发展“连片带动型”的共建模式。发挥企业的产业集约优势,帮助几个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培植不同类型的专业村、特色村;也可在企业与当地干部群众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实行政府、企业、行政村三方协同,结合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农村新社区。对于中小规模、实力有限的企业,党组织则可引导发展“多企联村型”的共建模式。

  (三)进一步夯实基础,着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动力

  1.夯实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切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党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要在各级领导干部层面强化全局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是推进农村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双赢之举,从而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二要在业主层面强化责任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利用好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和政策,谋划好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适当方式。要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支持;回报社会,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尽心尽力地发挥好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三要在非公党组织层面强化实践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是新时期党赋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一项新课题、一个新任务。从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可以遵循,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并且各村、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前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克服畏难情绪和应付思想,牢固树立实践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四要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层面强化主体意识。要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新农村是靠自己建出来的,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干出来的,不能坐等外援,一提“村企结对”,就马上希望企业给钱、给项目,必须练好内功,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树立自强自立、奋发有为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2.夯实组织基础。高素质的党组织书记、相当数量的党员、健全的制度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保持稳定并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要在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组织,强化功能。一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高水平、高效率运行,在企业内外真正发挥作用,党组织书记是重中之重。党组织书记内在素质、外在能力及其在企业的工作岗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组织所要坚持的发展方向,党组织的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党组织的各项制度能否落实到位,党组织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的选配上,除从企业内部业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好、党务水平高、会经济懂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中选拔外,还要积极拓宽渠道,通过双向选择、公开招聘、推荐选派等多种途径,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包括在党政机关退休的优秀干部,选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要研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意见,明确考核标准及受上级党委表彰的奖励额度及经费渠道,以此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要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要注意从源头上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缺乏的问题,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有计划地向非公有制企业推荐、输送优秀党务工作者。要做好包括企业党组织书记在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轮训、任职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在执行政策、服务发展、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认真把握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规律、途径,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三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是党组织正常运作、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主体力量。党员数量、党员结构、党员素质都对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产生根本性影响。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科技骨干、一线优秀员工上,让高学历的党员、年轻党员、技术骨干党员、经营管理层党员等不同层面的党员在企业党员队伍中占适当的比重,以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四要加强党建工作保障制度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活动阵地、活动经费、活动时间、党务干部待遇等如果缺乏有效保障,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也就无从谈起。要更加重视基础条件建设,抓紧制定有关文件,作出具体规定,努力使民营企业党组织干事有人员、学习有时间、活动有场地、工作有经费、待遇有保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企业重大事项通报会、董事会或经营层定期向党员大会通报工作、党组织班子与经营管理层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和例会等制度,为党组织参与和影响企业重大决策提供制度保障。

  3.夯实平台基础。各级党委、政府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要着力搭建各种平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一要搭建政策支持平台。与城区相比较,农村是相对落后地区,农业是弱质产业。在企村结对帮扶中,如何让企业家把心留下,把情留下,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以最大体现出个人、百姓、社会三者的利益,离不开政策的吸引力。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政府可在投资、税收、用地、融资等方面对结对帮扶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加以引导,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如在投资方面,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农村学校、文化广场、敬老院、卫生室等公益事业、社会事业,可享有冠名权;租用结对村农户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或采取农户入股等方式,合作进行农业生产开发,建立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及建设环保设施,可优先享受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挖掘农村旅游资源,参与结对村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休闲项目建设,可优先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在税收方面,对企业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其投资或捐资部分按有关规定在税前列支;在资金方面,对企业租用农村资源或与农户合作开发的项目,优先享受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补助;在用地方面,凡参与村企结对活动,并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因生产发展需要,经认定后,可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在金融服务方面,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企业在资金上予以扶持,建立贴息或低息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工业反哺农业项目的实施。二要搭建项目选择平台。在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以乡镇单位,每年列出一批生产优先、民生为重的开发项目,建立项目库,通过村企联席会、项目推介会等多形式搭建项目平台,引导更多的企业与村开展有效对接。三要搭建服务推动平台。企村党组织建立结对关系后,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做好信息沟通服务,转达各级党委、政府相关支持政策,分别与村和企业分析并传递各自发展需求及可能合作的领域;做好居中协调服务,村企双方合作的项目、合作方式确定后,随时关注合作进程,保障村与企业建立相互信赖的稳定合作关系;做好必要的配套服务,帮助村里做好发展规划、合作项目论证与审批以及相关扶持政策。

  (四)进一步强化保障,着力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机制

  1.在企村层面。一要建立完善联席联系机制。全面开展企村之间互访活动,通过召开企村党情沟通会、企村恳谈会、企业经营情况通报会、企村文化建设座谈会、节日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农村党员、群众与企业员工、企业主的沟通交流,引导企村双方从自身状况和发展需要出发,订立结对共建计划,订立项目对接计划,细化议事规则,建立结对发展项目库。定期召开由企业、村“两委”班子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村建设联席会议,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共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要建立完善结对签约机制。企村开展结对,原则上要相互签订协议。协议具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力,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共建项目,促进企村双方自觉实践共建活动,履行承诺。协议双方以项目为载体,紧紧抓住结对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通过每阶段办几件实事,有形、具体、量化地推进村企结对活动深入开展,使共建工作做到“行动有目标,考核有准绳”,避免形式主义。三要建立完善资金监管机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资金占了很大一部分,为使企业出得放心,要建立捐助资金的收取、使用、管理制度和定期通报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企业、村民和社会的监督,严禁把扶助资金挪作他用,确保结对资金使用安全,用到实处。

  2.在上级组织层面。一要建立完善领导保障机制。明确由组织部门牵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负责指导,相关乡镇党委和村企党组织具体实施。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对结对共建成效明显的企业,在要素保障和评优等方面,优先给予照顾。要建立结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经常深入到结对企业和结对村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确保结对项目落实到位。二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共建工作列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评体系,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评标准,定期进行考评;建立健全村企共建活动群众评议、目标考核制度,把为企业提供优质劳务、生产资源和协调矛盾等列为结对村的重点评议考核内容,把为村提供资金帮扶、人才支持、项目扶持等列为企业的重点评议考核内容。三要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在“企村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把活动的成效作为部门和乡镇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四要建立健全舆论导向机制。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广播等媒体,大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意义,及时跟踪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成功经验、有效做法,特别要加大对企业回报社会典型的宣传,增强企业参与结对共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营造结对共建的浓厚氛围。

  中共福建省福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全省动态 更多...

·浙江省2013年第二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2013年第一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廿天程序 五天走完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网上办事 一单搞定
·浙江省直机关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
·浙江省直机关开展专项行动 严纪律 正作...
·援青干部如格桑花绽放海西 3年来为第二...
·【专题】2013年第一季度创先争优闪光言...

系统传真

·浙建党员职工在阿尔及利亚 你的热情,燃...
·省委纪念建党91周年及创先争优活动表彰...
·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督查组赴省属企业督查...
·杭钢转炉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硕果
·机场公司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长广集团“二个五”推动整改提高晋位升...
·浙商集团开展网上投票推荐“两优一先”...
·沪杭甬公司党委“六项工程”推进基层组...

地市行动

·德清县百余名年轻干部赴“三重一线”实...
·龙湾发挥党组织党员先锋作用 为雅安籍职...
·从联村到包村 兰溪游埠镇争当“全科干部...
·常山芳村镇开通为民办事联动快速反应专线
·湖州南浔区千名干部每周公开“晒工作”
·陈铁雄:情系山区访农家
·泽国个体协会党员街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
·上虞市质监局开展党员干部新春教育周活动

视频播报 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