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有效利用党组织的群众资源和执政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加强执政党建设十分重要的课题。党的十七大以来,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如何在数量庞大的规模以下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从业人员迅速增多,人员流动大大增强。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吉林省针对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和分布状况,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有效整合各类组织资源,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以工会建设为切入点,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开展“党工共建”活动。经过3年多的努力,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区域化工作体系,有效地扩大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较好地实现了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
一、传统工作模式下,制约和影响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
1.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迅猛增加与党的组织未能有效覆盖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吉林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现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10万家,从业人员达430万人,完成生产总值占全省GTP的40%以上,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得到了同步加强,党组织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基层组织的一个重要阵地。截至2008年底,全省非公有制企业29324户,从业人员404万人,党员57219名。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367户,党组织组建率达到93.1%。但相对数量庞大的非公有制企业来说,许多企业规模小,从业人员数量不多,党员人数较少甚至没有,本身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因而党组织的覆盖面仍然较小,还存在很多空白点,全省共有非公有制企业近3万家,党组织的组建率只有14%。
2.从业人员流动性增大与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的矛盾。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力在单位之间、产业之间和地域之间流动日趋频繁。而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数量更大,流动速度更快,“朝增暮减”、“日择多企”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产生了部分流动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隐形党员”。同时,在党员队伍就业结构多元化、时空分布流动化、思想和需求复杂化的情况下,对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和充分的组织关怀,使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物化、组织观念弱化,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滋长,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因此,必须探索建立在流动人员中发现、培养、发展党员的灵活有效新机制,不断扩充党员队伍资源;探索与人员高度流动相适应的党员教育管理新办法,使流动党员得到有效管理教育,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企业改革发展迫切需要与党建工作实际效果不理想的矛盾。当前小型非公有制企业普遍面临着家族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轨,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市场竞争加剧,劳资关系处理日益复杂等问题,迫切需要党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但是,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特殊性,使党组织在工作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企业党组织经济地位不明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由于党组织不直接拥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权、管理权、指挥权,直接调控支配的资源非常有限,活动经费来源、阵地设施建设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主。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多为兼职的企业员工,体现在劳资关系上,端“老板饭碗”,受雇于企业主,工作中往往看老板的眼色行事,缩手缩脚,工作的主动性很难体现。二是企业党组织政治优势不突出。与大中型非公有制企业主相比,政治素质不高、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主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导致一些企业主对党建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三是党组织作用发挥得不好。许多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制度坚持得不好,开展活动不够正常,工作方法传统简单,号召力和凝聚力不强,尤其是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监督企业依法经营方面比较乏力,甚至成为企业的招牌或摆设。
4.党组织各类资源流失与党务工作力量不足的矛盾。一方面,党组织各类资源流失损耗,各部门和各单位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一些群众工作由于不能和党的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得不到企业党员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工作缺少动力和依靠,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严重不足。按照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目标要求和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主要任务在街道,而街道党建工作力量非常薄弱,承担党建工作职责的人员一般都比较少,只有1—2人,同时负责行政、文秘、人事、劳资、组织、宣传、统战、信访、工青妇等十多项工作,无法集中精力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虽然近年来各地探索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有关部门选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络员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党务工作力量不足的矛盾。但由于党建联络员也是兼职,投入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效果仍然不理想。
二、运用区域统筹理念,大胆探索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新模式
上述新变化、新趋势,对单纯依托主管单位和上级部门自上而下的组建党组织等传统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几年来,长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突破行业、地域限制,科学组合党组织的各类资源,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模式应运而生。从2005年初开始,针对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长春市坚持本着“先行试点、探索路数、总结经验、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在长春市清和街道、朝阳区先后进行了不同范围的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效果。2007年3月,吉林省委召开了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会议,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了试点经验。“党工共建”活动具体做法是: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主席——按区域划片组建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依托工会开展党的工作——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中寻找党员——组建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组织——发展党员开展组织活动。
1.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主席。指导各地制定标准,严格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主席。对招聘的工会主席,组织部门和工会进行上岗前培训,经过两个月试用,由街道党工委与之正式签订《聘用合同书》和《目标管理责任书》,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主席工作职责有主要两条:一是依照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在指定的区域内发展会员,组建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并开展活动;二是以联合工会为依托,组建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组织并开展活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主席的工资待遇,根据当地工资平均水平,确定为800元,所需经费由省总工会、省中小企业局和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各负担1/3,并形成了稳定长效的资金渠道。联合工会主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由市州、县(市区)负责落实。联合工会主席的办工用房、办公设施、办公经费由街道负责解决。截至2009年底,全省已经分两批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聘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主席449名,覆盖了全省近90%的街道社区。
2.分区划片,建立联合工会。以社区为依托,按区域划片,开展工作,组建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联合会,并按照工会法的规定程序,组织会员进行正式选举,产生区域内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主席。全省9个市州共划分了500个区域,新上任的工会主席对分布在大街小巷的非公有制企业一户一户地走访,进行地毯式的排查,了解掌握企业情况,组织动员企业业主和员工参加联合工会,并积极向企业主和员工宣传工会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目前,全省共组建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联合会1061个,覆盖小型非公有制企业92930个,占全省小型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0%以上,覆盖职工73.9万人。
3.以工会为依托,开展党建工作。在成立联合工会的基础上,按照“依托工会建立党组织、依托工会开展党的工作”的思路,及时有效地跟进党建工作。通过这种模式,使工会工作和党建工作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有效发挥作用,实现党的工作与工会工作双向联动、共同提高。各地普遍实行由符合条件的联合工会主席兼任联合党组织书记。目前全省共有449名联合工会主席,兼任党组织书记的419人,达到93.3%。各联合工会主席坚持“党建、工建两个责任一起负,两项工作一肩挑,两个成果一起要”的工作理念,在开展工会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深入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寻找党员,逐步建立联合党组织。两年来,全省共建立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875个,发展党员595人,发展党的积极分子1775人。
4.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日常管理。为保证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有效履行职责,各地组织部门和工会先后制定了《社会招聘工会主席人员管理办法》、《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联合会工作细则》、《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细则》等制度。明确规定:新组建的区域性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支部直接受街道党工委领导,负责所覆盖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党的活动。区域性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接受街道工会和同级党组织双重领导,负责所覆盖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组织开展工会活动,协调区域内劳动关系,代行企业工会维权职能。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的日常管理由街道党工委、工会具体负责。为使联合工会主席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常态化,有的市州还专门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管理指导办公室改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部,主要负责全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和联合工会主席的管理工作。各地普遍都建立了工作档案,制定了每月例会制度、考勤制度,制定了考核管理细则、建立了奖惩机制,并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实行末位淘汰制。
5.加强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环境。针对联合工会主席深入企业时所遇到的“门好进、人难见、话难听、会难建”,企业经营管理者不理解、不支持的状况,吉林省一些城区分别召开了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地征求企业经营者的意见和建议,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许多区的中小企业党工委及时提供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具体情况,积极帮助协调、沟通;有的区人大、政协把非公有制企业主能否在自己企业带头组建党工组织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提名的重要条件。各街道党工委对成立党工组织的企业,加大联系、扶持力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及时为企业搞好各项服务。各地总工会还通过召开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现场会、区域性工会成立现场会、工会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现场会等形式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在2008年举办了兼任党组织书记的联合工会主席培训班,并组织了联合工会主席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和经验交流会,选树典型,表彰先进,为联合工会和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省各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党工共建”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主席兼任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规范,人员稳定,作用发挥明显,工作业绩突出,呈现出健康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全省尚有51名联合工会主席缺位;部分联合工会主席党建业务生疏、工作能力亟待提高;由于公益性岗位的需要,有些地区利用公益性岗位招聘的个别工会主席年龄偏大。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党工共建”工作。一是加强对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的指导。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日程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二是加强对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主席的培训。把联合工会主席纳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工会组织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三是逐步提高职业化工会主席兼任党组织书记的工资待遇。适当提高工资补贴标准。省、市、县三级工会准备从工会经费中再拿出一部分,支持基层“党工共建”工作,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三、开展“党工共建”活动,推进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的启示
1.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工共建”活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是扩大党和工会组织覆盖面的有效途径。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与党的工作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党联系工人群众的桥梁纽带。党和工会组织覆盖面的大小及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越来越成为党和工会组织工作的重要领域。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工共建”活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既解决了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和工会组织组建难、党和工会工作开展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党和工会组织人手少、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部分下岗失业优秀党群干部再就业问题,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搭建了新的平台。实践证明,这是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扩大党和工会组织覆盖面,从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2.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工共建”活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是维护员工和业主双方权益的重要举措。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联合工会,实行工会主席职业化,有效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受制于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企业业主个人因素的影响,党组织和工会负责人不再端“老板饭碗”,不用看老板的眼色行事,可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同时,既能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也能维护业主的合法权利。全省开展这项工作两年多来,联合工会向员工发放维权绿卡,帮助签订集体劳动合同,追要拖欠工资,与业主协商为员工办理各种保险,与商户联合为员工发放购物优惠卡,使广大员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联合党组织还积极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业主需求,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清理债务,努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有效地维护了员工和业主的权益,做到为企业所需要、为员工所拥护、为业主所欢迎。
3.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工共建活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生产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工作热情,也影响企业的秩序、信用和发展。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有时企业自身很难解决,有时靠政府出面也不好处理。联合工会在企业内部依法开展工作,协调劳动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容易得到企业主与员工双方的认可。同时,联合工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业主与员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企业的呼声与需求,争取政策扶持,组织员工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攻关,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