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舟山市突出群众满意目标,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群众评议工作作为提高乡镇(街道)党(工)委为民服务成效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落实,力促群众评议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一、建立“三平台”,突出群众评议针对性。在定期走访服务群众和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创新民情台账载体,实时跟踪收集民情民意,创设群众评议平台,使群众评议有的放矢。一是建立民情日志汇集平台。以“民情大走访”为载体,推动乡镇(街道)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察民情、访民意、问民需、求民计,每名党员干部每星期至少撰写1篇电子民情日志上传至统一的网上信息平台。对于各类民情民意,通过定期召开乡镇(街道)民情分析会或民情研判会,对民情日志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找准问题根源。截止目前,全市已通过网格服务信息平台上传民情日志29.8万篇,有效收集和掌握了群众就业、困难帮扶、发展致富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信息。二是建立民情工单办理平台。以“户代表会议”为载体,在社区(村)层面采取家庭户选派代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困惑、最想解决的事项,集中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对于这部分意见建议在民情工单上进行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事项内容、提出时间、办理人员、解决方案、承诺落实时间以及干部自评分和群众评议分等内容,并将工单的副联交给群众作为日后查询和监督的依据,为群众评议提供有效平台。三是建立民情微博展示平台。以网络微博为载体,在县(区)、乡镇(街道)层面开通民情微博,开设“基层见闻”、“民情新发现”、“民情沟通站”等板块,运用“走访+微博”、“沟通+微博”、“成效+微博”等形式,晒出民情见闻、服务办事,在线直接沟通交流民情,让外出务工人员、流动党员也充分参与其中,拓展了群众评议途径,扩大了群众评议主体,普遍受到群众好评。
二、创设“三评法”,增强群众评议操作性。乡镇(街道)在确保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群众评议外,通过创新恳谈评议、暗访评议、测评评议等方式,灵活安排群众评议工作。一是创设恳谈评议法。在全市广泛开展“民情恳谈”活动,各县(区)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了“相约星期五、有话大家说”、“干部听民生、共说连心话”、“民情通议事会”等活动,通过定期恳谈、定题恳谈、定员恳谈,由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网格服务团队成员与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座谈,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复或处里,实现直接、快速和全面沟通对话,推动群众评议即时化、实效化。二是创设暗访评议法。采取暗访等方式,深入基层摸实情,有计划地组织对乡镇(街道)为民服务情况,特别是服务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同时,通过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集中到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群众进行评议调查,并将问卷调查情况进行量化赋分,作为乡镇(街道)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的年度考核依据。三是创设测评评议法。由乡镇(街道)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等人员所组成评议团,对乡镇(街道)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测评,特别是对于作为创先争优重要载体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在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群众,通过走村入户和电话访谈等形式进行专题测评,全市2000余名群众参与了测评工作,满意率达到87.3%。
三、推行“三机制”,提升群众评议实效性。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评议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了群众评议的公开、监督、奖惩等一系列措施,促使群众评议创先争优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方向发展。一是推行评议公开机制。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汇总和梳理,将评议结果通过网站、电子显示屏、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公开形式向群众通报,让群众全面了解评议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评议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如岱山县推行民情服务“一事一诺一评价”制度,通过群众评分形式,对评议事项落实情况进行公开评价,推动为民服务事项落实。二是建立承诺履诺机制。实施评议事项服务承诺制度,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共性问题作出公开承诺,通过提诺、示诺、履诺、评诺四个环节,围绕群众最关心、最急需办的实事作出承诺,并切实加以落实,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截至目前,共提出承诺事项11.8万余项,履诺11.6万余项,在群众评议活动中共查找问题1.3万多条,落实整改1.1万多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2万余件。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群众评议创先争优活动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十佳乡镇(街道)”、“十佳群众贴心人”等评选,涌现出了一批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并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了“互看互学互比互促”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了群众评议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的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