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波市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统领作用,坚持以区域统筹为基础、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党建理念,调整基层组织体系,转变党建推进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和维护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推行区域化党建,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
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逐步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符合基层实际的区域化党建模式。
构建“区域统筹、灵活多样”的基层组织体系。按区域化模式调整党的基层组织架构,全面推行"1+N"组织设置方式,"1"为区域性党组织,统筹负责区域内党建工作,做好未建党组织的单位育党员、建组织等工作,发挥“孵化器”功能,当个别党组织因单位变动、党员流动等原因撤销时,其党员自动归入区域性党组织管理,发挥党员“蓄水池”功能;“N”为区域内单建和联建的党组织,隶属于区域性党组织管理。按照这一理念,先后在不同区域和行业中,探索形成了园区统筹、街区统筹、片区统筹、村企统筹、村居统筹、商圈统筹、楼宇统筹、行业统筹、产业统筹、人员统筹等10种区域化党建模式,有效破解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等难题。目前,全市已建立区域性党组织916个,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统领作用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组织领导体制。根据区域不同特点,建立了扁平化的领导体制。如在城市基层全面推行“1+3”领导体制,“1”是街道大工委制,由辖区内有影响力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副书记、委员,对区域内党建和社会公共事务等重大事项共商共定;“3”分别是街道综合党委、社区党委和行政党委,按条块职能执行落实工委决策。与此相衔接,在社区同步推行兼职委员制。在农村探索推广“一纵三横”的基层党建领导架构,在纵向上,形成县(市、区)委→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和区域性党组织的领导体系;在横向上,形成县(市、区)、乡镇党建工作指导协调委员会和村(区域)党建共建理事会等三级共建协调机构。
构建“区域共建、共治共商”的协商议事机制。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一方面,重视培育各类社会组织,鼓励他们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商协调机制,形成了“党建共抓、发展共谋、和谐共促、矛盾共处”的良好工作局面。
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全面提升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
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群众实际需求,全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服务先行工作理念。
搭建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本着“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理念,大力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先后建成了遍布城乡的党员服务中心(站、点)1465个,并根据党员群众需求,不断优化整体布局、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从而使党员服务中心成为各级党组织了解民情、获知民需、帮解民困的新渠道。
打造精干高效的服务队伍。按照自愿参加、能岗相适、无偿服务的原则,全市共建立1100多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参与党员达10万多名,推出服务项目250多个。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党员志愿者招募、活动、管理和教育制度,如按组织关系、活动关系、区域关系、行业关系等多种形式灵活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实行党员志愿者“星级管理考评”制度,加强表彰激励;确定每年的3月份为“服务月”,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服务日”,开展集中性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党员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和长效化,等等。
创设群众欢迎的服务载体。广泛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市、县(市、区)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全员参与联镇(街道)带村(社区)活动,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服务能力。全市2573个村、324个社区、116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9所高校和15120家企业的党组织相互结对,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整合、优势互补,促进了服务水平共同提高。同时,按照“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思路,精心设计服务载体,形成了各具特色、群众欢迎的服务品牌。
加强信息化党建,着力提高党组织的服务管理效能
顺势利导、积极作为,全力推进信息化党建,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能和引领应对社会舆情的能力。
开发党内动态管理系统。在2004年就建成联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企业、社区)的四级信息网,具有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基层组织生活情况预警管理和党内基本信息实时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依托政务内网,借助公安、工商等信息采集系统,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构建“查、建、联、管、用”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党员管理的成效。推广运用党员基本信息IC卡管理模式,推行开放式组织生活,试行党员分类量化和积分管理考评办法,既方便了对党员的考核管理,又增强了组织活动的便捷性、开阔性和实效性。
搭建网络宣传教育平台。“东方党建”网站开通10年多来,成为宁波党建工作对外宣传和相互交流“第一窗口”。2006年建设的“宁波干部党员学习网”和“宁波干部网上学院”,集“教、学、考、管”于一体,已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平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先锋”电视频道,为城乡党员干部构建起了全天候互动式的学习教育平台。此外,针对当前年轻党员思想活跃、互联网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基层党组织纷纷通过设立“网络e支部”、党员学习QQ群、党建微博、党内论坛、专题网页等方式,创新党内学习活动形式,既提高了党员学习教育效益,更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建立网上信息公开沟通机制。坚持定期围绕群众关注热点,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做好解疑释惑、收集民意工作。市、县(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均公开部长信箱,开通官方微博和组工干部微博,经常性地与广大党员群众交流互动,帮助基层党员群众了解党建内容、理解党建工作。许多基层党组织也利用网站、网页及时发布党建情况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扩大社会影响、赢得社会支持。去年,市、县(市、区)两级还开通了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除及时向党员干部发送中央和省、市委重要政策、党内重要信息外,还定期征求广大党员对党的建设的意见建议,架起了党组织与党员干部沟通交流的“空中通道”。
注重资源整合,为基层党组织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保障
全力推进城乡基层干部队伍和党组织阵地建设,不断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力度。
完善党务人才保障机制。一方面,创新选配方式,配齐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在农村、社区和区域性党组织的换届选举中普遍推行“公推直选”,使一大批群众公认、能力突出、务实为民的优秀党员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中。另一方面,按照“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市场化运作”思路,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即建立“基层专职党务工作者人才库”,规范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日常管理、报酬待遇、考核评价、表彰激励机制,对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进行职业化的管理;通过全日制脱产培训或修学分非脱产培训的方式,对党务工作者进行系统的党务培训,进行资格认证,提高他们社会管理的能力;通过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的方式选配基层党务工作者,促进其合理流动,满足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的需要。
健全党建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各级党费适当补充和其他渠道积极筹措的党建经费保障机制,由各县(市、区)将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年下拨,重点向党员人数较多、工作任务较重和保障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和区域性党组织倾斜。在农村(社区),党建经费按实际开支列入工作经费,实行“费随事转”,“项目管理”,保证经常性党建开支和重大党建项目的开支。对“两新”组织在加大党费返回力度的基础上,出台党费税前列支政策,确保党建经费投入。此外,全市各级党组织建立了总额达1.1亿多元的党员困难互助金,用于党内困难帮扶和党员创业小额贷款担保。
创新组织阵地保障机制。积极适应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和公共服务延伸的需要,将基层组织阵地纳入公共配套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和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标准化建设,并在一些中心村、社区、产业园区和外来人员集聚区,采取“政府投入、多方参与”的方法,建设大型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同步考虑党的活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医疗卫生、企业服务、外来人口管理等便民服务需要,设置各类功能室,开设相关服务窗口,为各类组织开展活动、服务群众提供场所,让基层党员群众可以不出区域就获得“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此类公共服务中心1028个,实现了生活、卫生、教育、文体4个“10分钟服务圈”城乡全覆盖。
(作者系中共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