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1日讯
“我的父亲,走得很安详,没留什么遗言,静静地闭上了眼睛。”卢迪西老人的儿子卢国候,大年初二那天一直陪在父亲身边。
101岁的温州老人卢迪西,大年初二那天安详地离世了,而他留给家人的“遗产”,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一封封感谢信。
这些信,有福州大学寄来的,还有来自江西和广东等地的敬老院等,内容大多是说,“捐款已收到,感谢老人”。
这一封封感谢信背后,到底深藏着怎样的善心呢?
感谢信背后是父亲的一片善心
卢国候(卢迪西的儿子):
父亲退休前是当地卫生院的一名中医,当时也曾多次自掏腰包,接济一些家境困难的患者。
父亲真正走上慈善之路,是退休后的事情。那一年,父亲60岁。
他从不和我们提汇款的事,我们也支持他,也不怎么问,所以不知道他到底给多少人汇了多少钱。
我只记得,父亲退休后的40多年里,隔段时间就会跑到乐清城区汇款。后来父亲眼睛花了,写汇款单看不清字了,就让做会计的妹夫帮他汇。妹夫去世后,他又换人帮忙。
家人也曾担心,老人会不会被骗,但我的父亲总说,不管是不是被骗,能帮助别人总是好的。
如今,在我们这里,乐清新塘村,父亲昔日乐善好施的故事,还时常被人们说起。
每个月的养老金都捐了,有时还要超支
张师傅(卢迪西的邻居,1996年到2000年间,曾帮老人汇过不少次款):
我那时一个月大概要跑3到5次帮卢迪西汇钱。每次基本上汇三五百元,有时候是800元。邮局的人都认识我了。
我还清楚记得,老人几乎每次都会嘱咐,捐款的事情不要出去说。
有一次,老人从报纸上看到乐清芙蓉一户人家发生火灾,损失惨重,就赶忙让我帮着去汇钱。后来,那户人家也回了封感谢信。
四处捐款的岁月,老人收到的感谢信也很多,于是专门在屋前挂了个箱子收信。
那时,他家里也摆着一摞摞的信,起码有百来封。要汇钱给谁,一般都是老人自己决定的。有些是从报纸上看来的,有些是别人那里听来的。
实际上,老人一生都很节俭,几乎没什么开销,每个月1300多元的养老金,几乎都被他捐出去了。
有时候,老人也会“超支”,他就让子女先垫付,下个月再还上。
老人去世时,基本没留下什么钱财。
汶川地震时,爷爷临时借钱捐款
卢迪西孙媳妇:
我仍清晰记得五六年前一件事:爷爷从报纸上看到新闻,一户人家发生燃气爆炸,女主人烧伤。
爷爷发现这户人家就住在我们家附近,于是就将捐款装在信封里,让我送过去。
我看信封里挺厚实的,就问了一句,“这么多都捐出去?”
爷爷不仅给了肯定的回答,还劝我们也都捐一些,说是“住这么近,不捐说不过去”。
年底我们给他的压岁钱,他都会以我们的名义捐掉,也不告诉我们。爷爷就是这样乐善好施的性格。
2008年汶川地震后,新塘村组织募捐活动。爷爷当月的退休金已所剩无几,于是他向家人借了500元并立即捐了出去。
村里很多人都知道爷爷乐善好施的故事,也都很尊重老人。在他们看来,如此高龄还能坚持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实在难得,而爷爷身后留下的这些感谢信,就是最好的见证。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通讯员 朱奕 驻温州记者 解亮/文 通讯员 蒋超/摄
编辑:
瞿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