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浙江网2月13日讯(通讯员 平凡 )在浙江庆元有一个这样的人民调解员,他把群众的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做第一考虑,把群众利益当做第一选择,他就是吴强忠。
他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二十几年,总结出“服务群众要全心、帮助群众要爱心、对待群众要真心、处理问题要公心、调解纠纷要耐心”的“五心”,虽然人民调解员是无权、无势、无钱“三无”职业,但却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每个调解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不求人生惊天地,只求纷争不再起”这就是我们身边普通人民调解员吴强忠的心声。
众所周知,“肾移植”手术是在尿毒症晚期,为了挽救生命唯一的一种大手术,几乎肾移植手术后的人一般都是在轻松的工作岗位或者是休息,但在浙江庆元县城关镇综治办、信访办、人民调解主任吴强忠肩负着庆元县最大龙头镇的综治和信访重任,负责全县66家属地管理企事业单位的综治工作,还驻一个1300余人口的大村,而他所任职的工作年年在考核中都名列前茅。
吴强忠同志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直接面对群众,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2011年7月丽水市农业行政执法实务培训就人民调解与农业生产事故调解工作的关联性、调解技巧等问题做了经验介绍。
2010年8月王苏淼等33名原告错菌案件向县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法院受理18个月后,法院领导、政法委、农业局领导到松源镇找镇书记叫吴强忠同志能否调解,当时镇委书记叶绍飞就把此案交给吴强忠,吴强忠化了半个月时间,从调查取证、做工作、拿方案等等,最终也将该案妥善的圆满调好。县旧城改造征迁工作中,吴强忠同志化解多起被征迁户因房屋产权、土地权属、遗产分配等引发的产权纠纷。
2011年9月我县五大堡农民吴礼章在五一村叶进荣家拆旧房时不慎被四楼水泥挑梁扎致重伤,经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中午12时10分死亡,该案件涉及五大堡乡、龙泉小梅镇,因死者是五大堡南坑村人,小包头是龙泉小梅镇人,若按照程序应事发地和龙泉、五大堡一起拿方案调解,但吴强忠本着真情促稳定的职责,一人挑起此案,连续奋战三天三夜把该案调结……其实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吴强忠同志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立足预防、重在化解、健全机制、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使群众从怒目相对到握手言和.
吴强忠同志忠于职守、廉洁自律、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和较强的调解技能,会做群众工作,善于针对不同类型矛盾纠纷采取有针对性的调解方法和措施,他无论寒署、阴晴、节日、假期,总是随时“待命”,随叫随到。担任该镇调委会主任20年来,风雨无阻,在松源镇12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为“三农”、“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法规咨询59880余人次,化解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山林土地、征地拆迁、非正常死亡等等各类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案1670余件,接待信访、代访、陪访4880余件、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实现了“家庭矛盾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村,乡间矛盾不出镇”的目标,有效预防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调解成功率、履行率高,当事人认可,群众满意,社会反响好大大提高了人民调解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松源镇的和谐与稳定作出了贡献。无论国事、单位事、家事,无论是中央、省、市、县的重大活动或会议,他都丝毫不放松,在会前、活动前进行不稳定因素大排调,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确保不给上级添乱。
松源镇辖41个行政村、8个社区,80000多常住人口18000多流动人口。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矛盾纠纷的集聚地,其工作的难度和繁重可想而知!有目共睹的吴强忠、具有较高法律政策水平和较强调解技能,为快速介入、及时制止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吴强忠把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手机、电话号码印成名片发放到老百姓手中,并公开承诺,不管白天黑夜,遇有纠纷情况,城内15分钟、郊区60分钟内到达现场。指导完善41个行政村、8个社区,19个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制定完善人民调解法相关配套制度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
“在老吴心里,为大家调解纠纷比什么都重要。”建立了驻村干部、村主要干部、村级调解员三级调解网络,成立了丽水首家“庭式调解室”,还总结提炼出“快、敢、稳、细、准、紧、访”人民调解“七字法”。老吴常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在调解这个岗位上,认真做好调解工作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最好奉献”。
去年,会溪村坑头二队坐落在东山耕地被县工业园区征用,造成坑头二队人地矛盾十分突出,200余万元征地款无法着落分配到户,村民的矛盾开始激化随时都可能发生冲突事件,县政府联合工作组进驻该队3个月都没处理好。于是,这个难题又落到了吴强忠的肩上。这起持续6年之久的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为“调”辛苦为“解”忙,是吴强忠同志工作的真实写照。“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自从事调解工作的那天起,就深知清正廉洁是一个调委会主任的必备品质。他给自己制定了“三不”标准:一是在化解纠纷坚持做到心不动、眼不红、手不伸,从不拿当事人一包烟、一瓶酒,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二是在法律与金钱、权力、人情的诸多较量和考验面前,立场坚定,不参加当事人的吃请;三是不接受任何人的说情,他为百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丽水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从市直到县(市、区),再到丽水学院……连续11场巡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乡镇调委会主任,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只要在岗位上一天我就会尽心尽责地把调解工作做好,对得起党和国家,不愧于百姓,我就心满意足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还有什么荣誉比老百姓的褒奖更高呢” 。扎根乡镇36年,长期奉献在基层调解岗位上的吴强忠用他那质朴、真诚的言语所展现出高尚品德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许多听众一行行泪水悄然流淌,泪水净化着灵魂,会场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传递着敬意。特别是吴强忠同志在“肾移植术”后22年来,克服了肾移植手术后的巨大疾苦,兢兢业业地做好人民调解、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等等工作,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36年如一日,用微笑直对困难,用耐心化解僵局,用真诚打动百姓。36年的“五加二、白加黑”是常事,严冬酷暑、刮风下雨、逢年过节、黑灯瞎火等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特殊,因为那影响不了随叫随到为群众解忧愁。他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工作首位。只要老百姓有事找他,先把老百姓的事办好为工作支撑点和落脚点,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困,他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被人民认同,他树立了职业的威信,他彰显了为民的点点滴滴,细枝末节。他肩负使命把自己的一辈子交给党、交给百姓,让群众安宁、让社会稳定、让领导放心。时代都需要榜样,每一个行业都需要表率,一个榜样,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使人生价值和职业价值变得具体生动,吴强忠同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可亲、可学。他为基层树立了一个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基层调解楷模榜样。这些年来,通过扎实的工作,吴强忠在当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仅老百姓有事喜欢找他,就连政府部门碰到头疼的事也会想到他。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他脚踏实地,主持公道,用辛勤的汗水维护着庆元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