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参加高考,并与本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在舆论一片叫好声中,专家喊了一声:没人敢去!
因为,山东历来都是考生大省,高考分数线历来笑傲江湖,要想在兵强马壮的梁山好汉之中取上将首级,要有过人的胆量和手段才行。更何况如某中学校长所言,外省籍考生数量本来相对较少,而且不一定成绩很好,来“争饭碗”的情况不多见。
那是不是山东教育部门唱的这曲好汉歌不值得夸赞呢?非也。其实率先“聚义”的不是山东,而是另一高考大省湖北省。去年8月,湖北省也通过媒体高调发布了《2012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结果刚刚磨刀还没上阵就刀枪入库。因为方案遭到本省居民的强烈反对,有人认为,湖北本来就是“高考高地”,本省考生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放开异地高考,势必会降低本地学生的录取机会。两个月后,湖北教委宣布收回将令。
这正应了试点之初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的一句牢骚,他说,“从教育部门看,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技术上没问题。但当地的利益就不是教育部能管得了的了。”可见,异地高考遇到的阻力很复杂,有地方保护主义,有体制户籍因素,当然也包括当地市民的抵触情绪。如果按照由着某些“砖家”急性子,一刀切就可以刀斩乱麻,可能适得其反不进反退。
说到底,总是在“异地高考”这个梁山泊里折腾办不成大事,也无法解决这一根本矛盾。倘若在高考招录体系上下功夫,这个死结自然解开。例如进一步推进基于统一测试基础之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考生在任何省份参加统一测试,以统一测试成绩自主申请高校,高校自主招生,这个祝家庄不攻自破。目前这一试点已经在名校中开始,这也是中长期高校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