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6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上午10点多,兰溪的雨下得有些大。一辆轿车驶进兰溪市区的一个停车场,一名40岁出头的男人赶忙从保安亭里跑了出来,引路、指挥停车,忙得不亦乐乎。
车主下车后,他还不忘笑着捎上一句:“请注意保管好贵重物品。”
他姓陈,就在4个月前,他还是一个发起疯来就要伤人的精神病患者。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老陈的故事:半夜开音响,原来得了躁狂症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2011年9月19日。
当天凌晨1点19分46秒,兰溪市110接警服务中心接线员接到了一个电话:“有个人大半夜的放了个音响在唱歌,吵得我们都不能睡了。”
云山派出所的值班民警赶到时也傻眼了:老陈穿着一条短裤,光着脚,在家门口又唱又跳,一旁还立着一个1米多高的大号音响。那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
经过一番劝说,老陈倒是挺配合,乖乖回去睡觉了。
可没想到,在接下来的10几天,老陈每到凌晨又开始上演同样的戏码。
老陈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只是觉得,“把音乐放得越大,我的心情就会越好。”
邻居们还描述了一些老陈很奇怪的表现:比如躺在冰冷的地面上睡觉;有人帮他把门前的草除掉,他会拿着西瓜刀将人家门前的树砍断。这一切,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
10月底,老陈被送往兰溪市城北医院接受治疗,经诊断,他得了双向障碍躁狂症,这是精神病的一种。
已有93名“肇事精神病人”接受免费治疗
经过3个多月的药物治疗,老陈的病情日益好转,今年1月,老陈出院了,身体精神挺不错,还能像正常人一样出去赚钱。
其实,像老陈这样的病人,这段时间,城北医院里就住了47个,而且治疗的费用全由政府承担。此前,兰溪出台《兰溪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无主精神病人管理暂行办法》,每年由财政拨款50万元用于这类人的救治。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拗口。主要是指精神病中的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容易对他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和损害,老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另外的条件是,家庭困难,或者没有亲人。”兰溪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姜晓林解释说。
符合条件的病人,会被安排到兰溪市城北医院接受治疗。自该项制度实施以来,通过该制度收治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已有93人,治愈出院46人。
为何要出台这样的政策
兰溪市公安局副局长孙建军说,这项政策的开始,始于2009年3月开始的世博安保,当时,兰溪曾专门展开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排查管控工作,并创新性地建立了集发现、收治、保障为一体的“一条龙”式“直通车”机制。
“世博安保结束以后,我们觉得这个行动的效果不错,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孙建军说,作为“弱势群体”,很多精神病患者由于家庭困难,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甚至一些无人监管、无力监管或不愿监管的精神病人最终流浪街头,“所以,要想办法确保他们的权益在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对他们实行治疗,同时保障社会治安。”
1.由社区或村干部登记情况并提出申请;
2.上报到乡镇或街道核实;
3.辖区派出所民警再次核查;
4.治安大队最终复核审批;
整个核查过程,最多仅需两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