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旨在以创先争优、加强组织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目前,各地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本报特开辟“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专栏,刊发各地的亮点举措,以资交流和借鉴。
日前,江西南昌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建立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选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组织负责人、“联述联评联考”和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五项制度”,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根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工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反映等情况,南昌市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基层党组织分类确定为5个等级,设置完整的考核体系,并列入党建工作年度考核。在农村,由乡镇党委对村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综合排位,由县(区)委研究确定,市党建领导小组按照“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地域兼顾”的办法进行认定,共确定23个班子软弱涣散村、25个矛盾纠纷突出村、13个村务管理薄弱村。采取建立整顿工作运转、定期排查、分类转化“三项机制”,对“三类村”开展集中整改。目前,“三类村”转化率达到98.3%,其中2个农村党组织被评为四星级党组织,12个农村党组织被评为三星级党组织。在社区,制定《社区党组织星级评定标准体系》,构建包括150个小项的社区工作项目体系,实行项目化管理,促使社区党建工作由宏观向微观转变。星级管理激发了全市各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动力,提升了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了提档升级。
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干部集中1周时间,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慰问”活动,走访基层单位和群众200余户,收集关于地铁一号线工程拆迁、老城区棚户区改造、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基层干部激励关爱等方面的意见100余条,现场解决了50多个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市委制定机关党员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市级领导、市直部门正职和县区副县级领导干部以“民情家访”为载体,分别联系1个村(社区、重点企业),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处理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分别联系1-2个信访户、困难户、示范户或村、社区干部,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温暖、送科技、送文化活动;机关在职党员在居住地所在社区选择至少1个服务岗位,岗位服务平均每季度不少于1次,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干部联系群众的全覆盖、常态化。
按照“按需选派、双向选择”的原则,南昌市选派熟悉并热心党务工作、退居二线的县科级非领导职务和退休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党组织负责人,着力提高党组织组建率和解决党组织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组织负责人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管理,任期内由派出地组织部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负责管理考核,派出单位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在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党组织管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由市委组织部选派县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其他非公企业,由县区委组织部选派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组织负责人,并给予适当工作补贴。
该市开展县(区)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向上一级党委专项述职工作,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评议,落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提高抓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
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方面,南昌市全面落实大学生村官生活补助经费、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活动场所维修和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经费的配套投入。集中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情况检查,在抓好配套完善的同时,指导基层组织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同时,以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为重点,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