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24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个月之后,7月25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景区公安分局(下称景区分局)对勤务机制作了根本性的变革,实施“全景式”巡防警务新模式:所有警力压向路面,实行“三班制全天候、全覆盖”,主动作为,快速出警的巡逻防控模式。
这一变革,在浙江警界是一种首创和突破,更为兑现“把西湖景区打造成为最安全的世界遗产地之一”的世界承诺注入一剂强心剂。
新模式实施半年后,景区分局实现有效接警量与发案率同步下降,见警率、警务效能、民警主动性和群众满意率提高的“两降四高”目标。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半年中,全局没有1名一线民警因工作原因加班,休息天数全部都得到了保证。
取经香港,效仿高效警务模式
“全景式”巡防警务新模式,是景区民警“自取”的名称,却有着香港高效警务模式的基因。
去年6月,省公安厅副厅长、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柯良栋带队到香港考察,随队前往考察的景区分局局长陈健发现,香港既有打造世界上最安全社会的警务目标,更有与之相配套的务实高效的警务运行方式,相比之下,西湖景区公安现有的勤务机制显示出明显的差距与不足。
其实,景区分局一直是杭州市公安局确定的正规化建设示范单位之一。2010年,景区分局刑事案件发案129起,明显低于杭州其他公安分局。在景区民警看来,一件在其他地方看似平常的“小案”,一旦发生在西湖景区却是一件“敏感的大事”。
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市公开向全世界承诺,要“把西湖景区打造成为最安全的世界遗产地之一”。“这对我们景区分局来说,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陈健说,压力来自景区辖区治安状况与打造最安全遗产地的高要求存在一定距离,要想实现承诺就必须对现有景区公安的勤务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而香港高效运行的警务模式,就是我们学习对象之一。”
将警务新模式取名为“全景式”,景区公安看中的是,在多维的视觉下审视和改进景区公安工作措施与效果。例如,将“巡逻”这一既简单又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创新与突破,做到让市民与游客在60平方公里西湖景区随时随地都能看见巡逻的警察,并为其排忧解难。
于是,“全景式”巡防警务新模式有了几个关键词:“屯警路面”、“全天候”、“全覆盖”、“全警种”、“六巡”以及“三访三评”。
自我革命,打造全新警务模式
警务新模式实施伊始,景区公安便打破警种界限,不再区分办案民警、户籍民警等,实施“全警种”计划,全局民警统称为“巡警”。民警知道,游客不会在乎你是哪个派出所的哪个警种,他更看重的是民警能否第一时间出现,并及时处理警情。
同一“巡警”的称呼,也有着同一任务:“全天候”一天24小时内,60平方公里的西湖风景区时刻都有前线民警在路上巡逻。
前线民警巡逻实行“三班制”,每人一天上班8小时,改变了原先的“早8晚5”,下班后往往还需加班的工作状态。但这一大大缩短工作时间的新措施,在实施一开始遭到了民警们的普遍抱怨。
原先工作时间虽长,但工作量相对小、劳动强度较弱;不像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除去半个小时吃饭和休息时间,剩下7个半小时都得满负荷工作。一位老民警指着“民警一人一部随身携带”的GPS对讲机说:“只要你在一个地方待上的时间超过15分钟,对讲机的信号就会与指挥中心断开,他们就会询问你是否遇到情况。这样一来,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你必须在7个半小时中不停巡逻才行。”
“这是一次自我突破,自我革命。”面对改革的困难,陈健认为,如果有现成的路可走,或自上而下按部就班,那仅是日常工作、完成任务,不是改革。
经过半年的实施,“这样的抱怨声越来越少,赞同支持的声音多起来。”景区分局柳浪派出所所长黄涛说,虽然工作期间的劳动强度加强了,但民警的休息天数比过去几乎增加一倍,“过去每逢节假日必加班,现在几乎没有加班这一概念。”
由于“三班制”的早班是从早晨7点半至下午3点半,为此有民警说,上下班不仅避开了早晚高峰,还有时间去接下午4点放学的孩子,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同时,在不增加警力的情况下,一些原本“坐班”的民警不再享受办公室的“悠闲”,屯警路面,增加了一线民警的人数,确保24小时内西湖景区都有民警在巡逻。至今,巡逻在西湖边的一线民警占到了全局在岗警力的92.5%。
屯警路面,民警亲民“耳聪目明”
过去,民警的接处警大多是等待式的,现在景区分局屯警路面,民警主动地以面对面的方式直接服务群众,主动去检查可能存在隐患的单位,防范于未然,加强管控能力。
“全景式巡防警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把警力最大限度地放到路面上,通过点对点的快速反应来提高民警的管控、服务和处理能力。”陈健说。
今年2月26日早晨,市民王先生与女友爬上宝石山欣赏雪后的西湖美景,王先生在雪地上攀爬时不慎扭伤了脚踝,正当女友无助时,岳庙派出所的巡逻民警陈浩和协警正好巡逻到这里。于是,两人将王先生背下山送至医院救治。
事后,王先生感慨:“过去,有困难找警察。如今,有困难警察到。”
“路面巡逻,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当前‘六巡’、‘三访三评’等公安的重点工作,都必须以巡逻为载体才能展开。”民警陈浩说,巡逻的最高目标是融入百姓,也只有这样,民警才能变得更加“耳聪目明”。
“六巡”,包括巡处、巡助、巡治、巡访、巡检、巡查。“打、防、管、控、建、教、助”等工作内容,在“六巡”中几乎全部体现,巡逻工作的标准也由此而定。
“六巡”的工作要求,使民警很快进入主动警务工作状态。新防控模式启动半年来,全局民警共走访单位15377家次,出租房屋5927户次,走访群众5698人次,盘查可疑17645人次,发现、消除安全隐患881处.,这相当于以往近一年的警务工作量。
到今年2月20日,景区分局共接到有效报警3092起,同比3408下降9.27%。指挥中心共实时追踪回访警情2328起,满意度达97.48%。市民满意度的提升,也得益于景区公安“扁平化”接处警模式的改革。
过去,群众报警一般需要通过3道程序才能到达前线民警的手中———杭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警情后将警情指令发到景区分局,景区分局再将指令发到属地派出所,然后才由派出所发指令到辖区点位上的民警。
如今,一旦发生警情,由景区分局110指挥中心通过GPS对讲机,直接将指令发到路面上巡逻的民警。由此,接处警速度平均提高了1-2分钟,从原来的5-7分钟提升至目前的4-5分钟。
蝴蝶效应,巡防警务正在推广
新模式、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的冲突,在创新改革的大潮中得到了发展与平衡。
“过去,民警就是拼体力、拼消耗。现在,我们身心轻松,回家再不用绷紧神经,家里人也都说新模式真好。”“新警务模式一改‘亚状态’为‘高效率’,解决了以往上班不像上班(效率不高)、休息不像休息(需加班或备勤)的现象。”这是分局两位民警对“全景式”巡防警务体系运行前后的工作状态的最直观感受。
2011年12月,西湖景区公安分局“全景式”巡防警务模式,获得“浙江省2011年度十大民生工程”的提名奖。
前不久,省公安厅副厅长、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柯良栋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对新防控模式进行调研,并帮助总结、提高完善,适时推广。对此,陈健说,这是动力,也是压力,景区公安分局会以“三访三评”为工作抓手,突出成效,边完善边提高。
西湖景区分局创建的“全景式”巡防警务体系,既主动出警服务了群众,也让民警的工作更规律、更有效,更为重要的是为公安机关的改革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