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在乡村,农民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找村干部;来到陌生的城市,社区组织如果不主动去吸纳,他们便可能成为乡村管不着、城市没人管的“边缘人”。杭州市西湖区努力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使他们拥有温暖的新“娘家”。这一做法,引起政府重视和人们关注。
从湖南来杭州打拼,孩子不幸患重病,社区的关爱让一家人重新看到希望;在陌生城市遭遇变故,她曾一蹶不振,而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让她找回自信……
漂泊他乡,再细小的关心也会让人倍感温馨。
杭州市西湖区推出的“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共建共享幸福首善之区”关爱行动,在加强社区建设,健全支持网络,提供全面服务,增强组织接纳,促进文化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使更多农民工感受新“娘家”的关爱与温暖。
关爱——点滴亦暖心
手拿一叠要复印的文件,西湖区九莲社区副主任舒水珍走出办公室,拐两个弯,走上约5分钟,来到九莲新村47幢底下的一家小文印店。更近一些的文印店不是没有,但她已习惯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只因经营者的情况有点特殊。
“小嘉杭最近身体还好吧?”一走进文印店,舒水珍便热情地问。“昨天他和小朋友玩,出了点汗,好像又有点感冒。”妈妈肖冰波皱着眉头回答。“这两天气候多变,一定要多注意保暖。”舒水珍提醒。
小嘉杭今年5岁。6年前,他的爸妈从湖南来杭打工,在九莲社区内开文印店,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但平静的生活在2009年底被打破。肖冰波突然发现,儿子老是吃不下饭,白胖的脸蛋开始变得蜡黄。去医院一检查,全家人都懵了:孩子得了肾病综合征,要住院治疗,高昂的医药费一下子掏空了家底。除了吃药,他还要定期做检查和后续治疗,一个月花费约3000元。一家人在杭州举目无亲,只能默默承受。
他们想不到的是,舒水珍在社区干部走访居民活动中,发现小嘉杭患有重病后,立即和其他社区干部一起联系民政等部门,送来慰问金。很快,小嘉杭的病情也在社区内传开,左邻右舍纷纷主动上门,送来营养品,还有人专门买来大白兔奶糖,让小嘉杭在喝完中药后吃。社区居委会的关心也未停止过:夏天送上木耳、绿豆等消暑食品,过年搬来油、米和饼干,还为小嘉杭申请医保。
“真是想不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竟然也有那么多人关心我们。”肖冰波感慨地说,居民们不仅会特别关照小店的生意,还会帮着看管小嘉杭。如今,小嘉杭的病情逐渐好转。“全靠社区干部和左邻右舍的帮助,我们才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相助——雪中来送炭
当记者来到浙大求是社区时,俞玉燕正在统计社区空巢老人的最新资料。那专注的神情、娴熟的动作,不亚于其他社区工作者。来自诸暨农村的她,1989年到杭,2001年搬进该社区,如今是一名社区助老员。
2001年前,俞玉燕的丈夫开着一家贸易公司,日子过得不错。可世事难料,为帮一位朋友渡难关,丈夫咬牙借了20万元,谁知朋友跑路。这对她的丈夫打击很大,意志消沉,还因此得病,公司倒闭,看病差不多花光了以前的所有积蓄。
社区得知情况后,专门介绍她和丈夫参加就业创业培训班,并让其加入“新杭州人就业创业联谊会”。在联谊会,夫妻俩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一起努力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2011年7月,社区要招一名助老员,俞玉燕在社区干部帮助下递交申请。当时,还有四五个人在应聘助老员。由于俞玉燕为人老实,做事细致,还有一定电脑基础,最终顺利成为社区助老员。此后,她把走访独居、空巢老人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做到对社区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还经常帮老人洗菜,去社区医院配药。
社区干部说,80多岁的居民黄大伯因为担心别人会把他叠放的书弄乱,从不喜欢别人帮他打扫房间。但俞玉燕每次都是静悄悄地给他打扫干净,每本书原封不动,让老人特别感动。
渐渐地,内向的俞玉燕变得开朗,也爱笑了。她还经常与“新杭州人就业创业联谊会”的朋友联系,为他们留意招工信息。“现在,我的生活很充实。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在这里有主人的感觉,真好!”她说。
浙大求是社区的就业创业联谊会,为30余位像俞玉燕一样的新杭州人找到了工作和新“娘家”的感觉。
营造——爱心新家园
农民工为推动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长期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他们,也普遍希望能像当地居民一样成为社区一员。为此,西湖区正在着力构建诉求表达的平台、权利维护的渠道和学习交流的阵地,旨在增强新杭州人的身份认同,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
河南人汪师傅和十几个老乡是开黄沙车的司机,租住在灵隐街道玉泉社区。休息时,他们就将车停放在社区里。由于玉泉社区道路很窄小,十几辆黄沙车一停放,严重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社区居民提出强烈抗议,汪师傅和老乡则认为社区居民在欺负他们这些外来户,很不服气。如何让双方都满意?玉泉社区新杭州人俱乐部想到社区边有一块荒废多年的茶地,经多方协调,茶地被整理成小停车场,刚好能容纳十几辆黄沙车。此举让汪师傅很感动:“社区专门为我们外来人员安排停车场地,太不容易了!”
据统计,像汪师傅这样享受特别服务的农民工,在西湖区有近20万人。该区各社区整合社区的人口、就业、社保、民政、教育、卫生、文化,及综治、维稳、信访、法律服务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将农民工服务管理纳入其中。同时明确规定,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在本社区居住一年以上,并有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员可参与投票选举,使农民工群体能真正融入社区。
“以前,农民工常是一个人到城市打工,对生活要求较低,流动性强,与所在社区的关系疏离。如今随着居住环境和待遇保障的逐步改善,一家人来西湖区打工的现象越来越多。”有关人员说,目前一家人在西湖区的农民工有近10万人,在该区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1.9万人。“我们希望他们在为西湖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能在第二故乡生活得幸福安心。”
融入——重点在社区
我省目前有农民工2000多万人。面对陌生城市,几乎每个农民工都渴望尽快融入都市生活,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
今年初,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稳步推进农民工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权益保护等方面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但目前,城市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完全覆盖农民工群体,他们的权利和社会生活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有社会学家分析,农民工难融入社区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农民工由于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收入低,用于娱乐休闲、接受培训、社区交往等方面的精力和时间较少,自我认知和价值理念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落差。其次,不少城市居民不乐意与农民工交往,甚至把一些负面问题怪罪于他们,抱有“素质低、习惯差”等成见。此外,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差别,使农民工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权利方面无法和城市社区居民相比,且部分社区把农民工当成管理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
西湖区保亭社区农民工子女托管中心开办于2002年,现有孩子60多名。社区外来农民工较多,孩子入托难,有了这样一家托管中心,极大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但该托管中心一直是租赁场地,硬件条件较差,经费紧张。
让农民工融入社区,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融入社区,尊重是关键。”专家建议,社区对农民工要从“劳动管理模式”向“居民管理模式”转变,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各类服务机构的作用,营造尊重农民工的氛围。要完善社区对农民工的服务,建立信息库,在就业、就学、就医、维权等方面提供帮助,提升农民工居住在社区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参与度。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是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参政议政等各种权利,弥补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差距。动机非常好,关键抓落实。因为目前在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还很多。一个城市社区,以当地常住户籍居民为主,农民工的数量整体相对较少,他们的意见很难得到重视。当然,城乡统筹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意见》提出了总体方向,但必须出台具体的执行细则,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