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我们作为患者遭遇的经历,还是医生遭遇的被医闹的经历,都是个案,我们不能将自己经历的个案,归咎于一个群体身上,认为医生怎么样,或者患者怎么样,贴上一个标签。很多时候的冲突,正缘于这种标签化和概念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捅死医生的事件,引发了舆论对医患关系的激烈讨论。一方面,竟然有很多网友表示看到这条新闻“很高兴”,另一方面则是医生群体的群情激愤,借此表达对舆论妖魔化医生群体、对医闹的不满。此一事件很像一个导火索,使本就无比尖锐的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了。微博上很多媒体人忧心忡忡地说:医患关系,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针对这种剑拔弩张的现实,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要严惩凶手、严厉打击残害医务人员的罪行。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好内部治安保卫职责,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卫生部这种鲜明的态度,本意是为了保护医生,可在当下对立的语境中,不一定会起到保护的效果,反而可能刺激起一种对立的情绪,激起患者的反感,认为卫生行政部门是站在医生一边“与患者为敌”。这种不满下,只可能激发出更暴戾的情绪。
作为评论版的编辑,我这几天收到了很多关于谈论此一事件的来稿,有的是站在患者立场的,抱怨自己在求医的时候遭遇过的被医生伤害的经历,比如开大处方,比如误诊,还有谈到排长队受冷遇的经历。当然,也有的是站在医生立场的,抱怨当下的舆论环境下作为医生的不堪,痛苦地说绝不会让孩子再当医生,诉说自己从医经历中遇到了各种被患者闹的经历、被羞辱的经历。
我明白,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他们说的可能都没错,不是编造的,而都是事实。可是,出于职业伦理的认知,还有对当下舆情的判断,我没有发这些文章,我知道,这些文章发出来后,并无助于形成理性的讨论,只可能进一步恶化形同水火的医患关系,形成新一轮的口水战。这种情况下,各自立场各说各话,互相抱怨,不可能形成一种理性的讨论和反思,只会加剧情绪化的对立,撕裂本就血淋淋的互不信任互相伤害的伤口。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各说各话,而是客观冷静的反思,当然,我们无法苛求陷入情绪化的医生和患者能站到彼此的那一立场将心比心思考问题,但克制一下那种情绪化,冷静下来,是可以做到的。
所谓客观中立,就是要超越单纯患者和医生的身份和利益视角,而站到一个公正旁观者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医生“迫害”的患者,也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受患者“攻击”的医生,而是就事论事就理论理地来看待这件事。如果都把自己当成受害者,都叙述自己受害的经历,那么根本就无法交流对话,无法寻找基本的共识,而是进一步扩大分歧和加剧隔膜。客观中立,是为了可以对话,可以坐一起讲理,可以讨论问题。
真正理性的态度是,无论是我们作为患者遭遇的经历,还是医生遭遇的被医闹的经历,都是个案,我们不能将自己经历的个案,归咎于一个群体身上,认为医生怎么样,或者患者怎么样,贴上一个标签。很多时候的冲突,正缘于这种标签化和概念化。另外,也不能赞成习惯性地带着医患冲突的视角来看待这样的问题,不是发生在医院的就叫医患冲突,也不是发生在患者和医生之间,就叫医患冲突,就拿哈医大这件事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医患冲突的标本,而只是一个发生在医院的刑事案件。
医患关系,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做的是用理性和爱去化解仇恨,而不是火上浇油。据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