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山东省政府举行系统调研工作会议。省长姜大明表示,官员去基层调研不要暴露官员的身份,可以自称是报社记者,“这样才能了解很多真实的东西”。他称,不要把深入基层调研等同于去开座谈会。(4月3日《新华网》)
省长煞费苦心,提出这样一条指导官员了解更多基层实情的建议。诚然,建议的动机是好的,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官员以记者的名义到基层“微服私访”,总能听到一些真话,发现一些真问题。尽管如此,笔者并不认为官员穿记者马甲下基层能成为一种普遍有效的做法。
须知,“报社记者”是不能被随便“借用”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新闻机构非采编岗位工作人员、非新闻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假借新闻机构或者假冒新闻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第37条则针对社会人员假借新闻记者名义进行采访规定了罚则。官员以记者的名义进行调研,固然是一项善举,却在形式上构成了对记者的“仿冒”,违反了《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于法不通。
另外,官员借用记者名义调研也不一定“好使”,因为,即便货真价实的记者想了解实情也经常会遇到难题。不少基层官员傲慢无礼,轻者对记者避而远之,或雷语回应,让记者吃闭门羹;重者对记者围追堵截,谩骂殴打威胁,抢夺损毁记者的采访器材。真记者尚且如此,遑论没有记者证且缺乏采访技巧的“官员记者”了。
其实,官员要了解更多基层实情,并不必穿上记者的马甲。官员只要下定决心,履职到位,真调研真检查,在调研检查前不提前下通知打招呼,不告知下级单位调研检查的线路、范围、重点事项,不按照下级单位的安排进行调研检查,在调研检查中摈弃“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坐在会议室听一听”的蜻蜓点水作风,深入田间地头、车间教室直接找农民、职工、学生等对象调研,就能了解足够多“真实的东西”。
当前,有些官员掌握的“真实的东西”较少的原因,是他们与下级单位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默契,怕发现问题后自己尴尬、下级难堪。唯有坚决破除这种老好人心态,官员才能真正“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才能成为采集基层真实信息的“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