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每年都会出现因接种疫苗而患小儿麻痹症的患者
但发生率极低,仅在个位数
接种疫苗后,浙江小儿麻痹症患者从每年600人降低至不足10人
家长若实在担心,可选择注射更安全的进口疫苗
接种了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最后孩子反而成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类似小儿麻痹症)(昨日,本报A12版曾作报道)。16个月大的义乌男孩墨墨的这场悲剧在让人唏嘘的同时,引起了奶爸奶妈们的极大关注。吃糖丸是每个宝宝的必修课,而且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进小学之前,至少要服用四次。
为什么服用疫苗反而会得病?我的孩子也会遭遇同样的事件吗?有没有可能再降低这“百万分之一”的风险?
家长们的困惑不断通过热线96068涌向本报。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陈恩富主任医师。
为什么接种疫苗反而得了症?个别孩子免疫力低下
陈恩富说,口服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产生异常不良反应是由于个别儿童因为自身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但这种情况发生几率很低。
据1999年至2003年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后,相关疾病发生率为233万分之一。
“现在孩子们服用的糖丸,是活体疫苗,如果孩子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或低下,就有可能出现墨墨这种异常反应。因为刚出生的小孩,由于带有抗体母体,具有保护作用,孩子自身是否有免疫缺陷很难表现出来。至于疫苗病毒变异的情况,从我们的监测看,目前还没有发现过。”
可以选择不注射疫苗吗?一组数据请你自己看
对于这个问题,陈恩富用了一组数据来回答。
“现在年纪大概四五十岁的人可能比较清楚,未接种疫苗前(1970年前),浙江每年出现约600多例小儿麻痹症病人,这个得病比例是相当高的。”
但是1978年以后,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儿童都陆续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的一些疫苗,在浙江每年要接种2300万计的疫苗,其中脊灰疫苗每年要接种400万计次(一个小孩正常要服用四次),接种以后,浙江每年因接种疫苗而得类似小儿麻痹症的病人只有两三个人。
“也就是说,接种疫苗后,每年发病的风险从万分之一降到了百万分之一。下降了一百倍。接种与不接种的风险孰大孰小?我想大家应该自己看得明白。”
陈恩富说,对墨墨的不幸,他们也很难过。“其实每一次疫苗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我们免疫接种工作而言都是一次不幸。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很多人会觉得疫苗是不安全的,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疫苗的副作用其实远比一般药物要低得多。”
除了服用糖丸,还有其他选择吗?可选择进口疫苗但数量不多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预防接种门诊服用的糖丸都是免费的,由政府提供。
“如果有人实在不放心,也可以自愿选择注射进口脊灰疫苗(预防接种门诊可以提供)。因为进口疫苗是灭活的,从理论上来讲不会产生类似副反应,更安全。但是目前全球只有一家国外的疫苗厂家在供应,数量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我国常规接种量的供应要求。目前国内正自主研究生产灭活脊灰疫苗(IPV)。”
在此之前我国国家免疫规划还只能供应减毒活疫苗,一旦国产灭活脊灰疫苗研发成功或进口疫苗产量能满足我们需要时,我们也将积极筹划争取,尽快在我省推广使用。
43.7万元补偿是否合理?这是补偿不是“赔偿”
谈到孩子的补偿问题,陈恩富感叹说:“这样的情况谁都不愿意见到。接种的初衷是为了孩子更健康的成长。这样的情况,不仅在中国,在一些发达国家也都难以避免。正因为如此,2006年,国家出台了预防接种条例。由各省制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办法。由于接种疫苗过程没有过错,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平,这种不良反应无法绝对避免,所以这也是一个补偿救助而非赔偿的办法。”
浙江2010年制订下发了《浙江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给予一次性支付20年的补偿金。
考虑到每一年情况的不同,物价水准也不同,所以补偿金没有采用定额的标准,而是根据上一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
“制定该标准时,浙江也参照了其他省市的标准,补偿数额还是与我省消费水平相当的,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发生类似事件,也是按照相似的标准,经过评估给予相关补偿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