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7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提及新昌县儒岙镇,那就不得不提起胶囊。儒岙是新昌县一个重要的经济镇,主要以胶囊产业为主,被称为“胶囊之乡”。据说,中国第一粒胶囊就是在儒岙诞生的。
儒岙的胶囊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90年代开始大规模扩张。生产胶囊的公司、小作坊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但随着这次央视的曝光,这个小镇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管理混乱致恶性竞争
“因为资金问题,不少胶囊企业有大小老板。比方说,大老板建一个厂房,下面的生产线由多个小老板承包。小老板各自管理自己的生产线。”浙江益立胶囊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伟是胶囊协会的理事,他说,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得不到统一管理,各自只从个人经济利益考虑,不会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公司品牌形象等方面考虑。管理的混乱也给“违法”提供了空间。
被曝光的企业之一——华星胶囊有限公司便是这样的经营模式。
另外,“价格战”也悄悄地在这个小镇打起。
“我是十几年前开始做胶囊的,有一次我去昆明谈生意,我说0号空胶囊160元/万粒,对方还惊讶地说‘你们卖这么便宜’。但是现在,报价130元/万粒,客户还说贵。”浙江益立胶囊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王柏芳无奈地说。
十几年过去了,物价飞涨,但胶囊的价格却被压了下来。“像我们这样的正规企业,利润是一年不如一年。”说到利润,王柏芳也摇起了头。十几年前,药用明胶的价格是3.5万元/吨,而现在,药用明胶的价格涨到4.5-7.2万/吨。
追求利益品质难保证
为了追求利益,工业明胶流入了胶囊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恶性循环也随之而来。
像浙江益立胶囊有限公司用的原料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只用世界一线品牌。在当地,提起益立,就相当于是提起了当地的典型模范企业,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家正规的大公司,销售业绩很不错,而且品质也有保证。但就是这样一家大公司,却吃尽了价格战的苦。
“我们报价130元/万粒,但是客户来儒岙考察,发现别的公司只要100元/万粒,甚至更低。我们解释说我们品质有保证,但是客户还是会压价。我们降低个十元八元,利润可能就没了,算上厂房、设备的折旧,甚至会亏本。但是有些企业降个十几元依然能挣钱。”王柏芳说,虽然他们公司有品质保证,但是有时依然会输给“价格”。
胶囊行业面临大洗牌
这次事件,相当于让毒瘤暴露,有利有弊。不好的一面是新昌的胶囊名声扫地,美誉度降低,好的一面是可以促进产业调整,割掉大毒瘤。
“我们公司现在也停产了,政府部门已经来抽过样了。我们一点都不担心,检查结果出来,我们公司肯定是受表扬的。”朱军伟说,但是以后公司如果想拓宽新业务就难了,客户一听是新昌的,很可能就想到这次事件。
胶囊虽然是新昌儒岙的传统经济项目,但是现在江苏、黄山等地的胶囊行业也发展得不错,再加上这次事件,儒岙的胶囊市场备受冲击。
但是从长远来看,经历过这样一次洗牌,能改善恶性循环的现象,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朱军伟对未来也十分有信心:相信通过政府和自身的努力,新昌的胶囊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好。他说:“我们接下去还会从加拿大引进自动化设备,也会对员工加强培训,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企业。”
王柏芳同样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等事情结束,我们要给客户打电话了,告诉他们洗牌后的行业情况,同时告诉客户我们可能要提高价格了。”
王柏芳也相信,公司的提价行为会被客户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