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专刊之十八】
衢州市开展“三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
衢州市围绕“领导示范引领、加快后发崛起”主题,在市县领导干部中开展“争担发展重任、争破发展难题、争做发展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领导干部在“两地三城”建设和加快“两个崛起”中带头示范、奋勇争先。
一、开展领导干部“最美精神”大讨论,争担发展重任。认真总结“最美衢州”系列典型的先进事迹,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大讨论。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事迹报告会、民主生活会等,领导干部带头对标创标,从党性修养、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等方面对照先进典型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开展“最美精神”承诺践诺活动,市委、市政府“一把手”率先垂范,作出“向我看齐”承诺,市县领导干部争先践行,形成“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领导干部“破难攻坚”大走访,争破发展难题。结合“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完善市领导直接联系基层制度。以“进村入企、助推发展、强化服务”为主题,大力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进千村、访万户”、“入企业、解难题”等系列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村(企),了解“两地三城”建设、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难点问题,予以协调解决。市委书记赵一德带队开展全市大型龙头企业扶持政策调研,深入企业察企情、汇民智、解难题,现场解决了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综合料场和物流中心建设等问题,为企业消除后顾之忧,提振发展信心。在市领导班子成员的领衔示范下,全市912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直接走访群众6000余户,征集基层意见建议1万余条,牵头整治后进村、重点问题村173个,协调处理各类信访2321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8000余个。
三、开展领导干部“互学互看”大比武,争做发展先锋。以“项目建设突破年”为平台,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项目落实机制。围绕“经济增长要点、转型升级节点、民生关注热点”等72个创先争优亮点项目,开展领导干部“互学互看”大比武,把服务项目、推进项目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项目一线考评比拼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水平,有效确保了西气东输、杭长客专、衢江航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通过现场观摩、领导点评等形式,互学互看,强化领导干部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梳理制约各地科学发展瓶颈问题,共交流项目建设的“金点子”、“土方子”76个,提出意见建议200余条,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抓项目、抓经济的能力水平。
绍兴县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创先争优
绍兴县组织县级领导班子带头开展“走访百村千企万户”、“助推发展大服务”、“优化环境大督查”三大专项行动,并领衔抓好后进村转化,引导全县各级干部在带头服务群众、助推科学发展、破解民生难题中作示范、当表率。
一、实施“走访百村千企万户”专项行动,摸清实情破难题。按照“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总体要求,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进百村访实情、进千企解难题、进万户办实事”活动。一是进百村访实情,县领导带头联系结对2个村(居),每月定期与当地会诊难题,了解工作情况,化解基层矛盾,督促工作落实。二是进千企解难题,将全县领导干部编成若干个服务组,县领导牵头走访全县纳税百强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和金种子企业等,实现走访100%覆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等问题。三是进万户办实事,根据网格化管理分工,以全县9600户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为重点,上门“零距离”交谈沟通,深入了解基层民情民意。
二、实施“助推发展大服务”专项行动,搭建桥梁优服务。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重点建好三个平台:一是网络服务平台。开通网上受理中心,接受企业咨询、申请、投诉等。针对共性问题,每月由县领导牵头召开协调会议,明确责任单位,落实工作职责,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需求和经营困难。网上受理中心运行以来,日点击量超过100次,帮助解决问题11个。二是现场协调对接平台。每季度开展一次县级领导、部门和企业现场对接活动,增强政府与企业间的联络沟通。如在对接会上,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何加顺针对企业提出的人才住房房源短缺问题,现场协调相关部门限期解决房源问题。三是督查问责平台。建立限时办结和办理质量审核制,对提交服务企业“直通车”的县领导批办件、转办件,实行跟踪督查和回访评估,并给予通报反馈,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范围。
三、实施“优化环境大督查”专项行动,带头表率抓落实。建立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暗访组,县四套班子领导牵头,围绕县委、县政府10项重点工作,每季度开展1次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活动,赴各乡镇(街道)和项目现场查看任务落实情况。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国海带队对3个镇、5个行政村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暗访。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实行行政主职暗访检查负责制,为企业和群众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
四、领衔整顿转化后进薄弱村,包干示范打基础。根据“分类定级、分批整转,分组包干、分年整转”的原则,梳理出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班子软弱涣散等后进村65个。按照“包干示范,逐批转化”的思路,由县领导领衔整转包干组,对其中21个重点后进村进行整顿转化。县领导每月到村了解整转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发挥在后进村整顿转化中的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