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青田县船寮镇的浙江一重特钢公司的第5个炼钢炉正式点火,很快就将正式投产。这个占地只有90亩的新企业,首期项目投产计划2亿元的年产值,成为青田工业的又一个“亩产英雄”。
“去年全县工业产值201.17亿元,全县工业用地为4500亩,平均每亩工业用地产出达447万元,每亩税收12万元!”青田县经贸局局长孙碎华笑着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自豪地说,目前全省工业亩产最高的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平均为420万元,而全省工业亩产平均水平为220万元。
被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工业用地空间紧张,提高单位亩产是“逼”出来的。早在2004年落户青田的青山特钢公司,虽然是当时丽水引进的最大企业,总投资达5亿元,但青田也只给企业安排了400亩土地。去年,青山特钢股旗下的两家公司实现产值67.78亿元,亩产近1700万元,成为全县乃至全市企业单位面积效益产出的佼佼者。
严把引资、选资关,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这是青田提高单位亩产的有效举措之一。“新引进的项目必须亩产值达300万元以上,亩税收达10万元以上。”2009年,共有100多家企业有意落户而因产出效益不高或能耗环保不达标而被拒之门外。损失了投资额,但青田县县长徐光文却连称“划得来”。
对于原有的企业,青田则通过技改和科技创新,来提高亩产效益。位于油竹新区彭括工业园的浙江凯乐金属有限公司,虽然占地只有32亩,但这家“小企业”却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利用自身技术攻克了铝丝直径在0.55毫米以下铜包铝丝产品技术难题,生产出比重轻、抗拉强度更高、导电性能更好的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先机,去年实现产值3.99亿元,亩产率达1240多万元。
打造“精品工业”,节约集聚发展,青田培育出了一大批占地不足百亩,产值过亿元,亩产达千万元的“亩产英雄”群体。国内知名鞋业企业意尔康集团,去年实现产值11.3亿元,占地却只有85亩;“兽霸鞋业”通过资源整合,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占地面积只有8亩的情况下,实现了产值5.4亿元的高产出。
短评:
坚持以“亩产论英雄”
工业用地紧张,但工业经济迅速壮大,去年还成功跨越200亿元产值大关。青田工业发展的奇迹,就是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的结果。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平地空间小,资源十分有限,在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情况下,发展产业不具有特别优势,走节约集约发展模式,提高单位亩产是一条必由之路。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不断提高土地投资密度和产出率。借鉴青田的典型经验,对于各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企业转型升级,说到底,也就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值,以最小资源投入追求最大产出。那种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模式长远看是难以为继的,企业要千方百计加大科技投入,求新求特,加快原有产业技改,使产业在成型中转型,在发展中提高层次,不断提高单位产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