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专刊之二十二】
常山县委书记创新思路
破解后进薄弱村整转难题
【难题事由】近年来,常山县委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加强培训、加大投入、建章立制等一系列举措夯实基层基础,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底子薄、情况杂,村级组织乏力、党员队伍弱化、民主管理不规范、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着眼基层组织建设现状,根据“创先争优示范行动”要求,常山县委书记李华将后进薄弱村整转作为上任后“第一把火”,切实履行起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职责。
【破难过程】李华带队深入每个乡镇,重点走访2—3个有代表性的后进薄弱村。通过调研,李华发现,部分后进村固然有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客观原因,但“当家人”不以后进为耻,安于现状,缺乏干事创业激情才是症结所在。
针对这一情况,李华决定另辟蹊径,给后进薄弱村干部“下猛药醒头脑”。李华召集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充分研讨,结合“村情民意大调查”开展“树优促后”评选活动,按村级组织、民主管理、集体经济、村情民风、年度考核等分项对全县342个行政村进行量化打分。采取“倒排法”,统筹考虑确定34个后进薄弱村,将“病因”公开在当地新闻媒体上“晾晒”,邀请全县党员群众评“最差”,票选出其中10个为重点整转村。
票选结果出来后,李华带领县委一班人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根据各村具体情况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解“扣”——针对村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问题,开展以破除小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促转型,创先争优作表率”大讨论活动,并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分专题举办村主职干部培训班,抓好示范带头人。解“急”——针对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空缺,影响村务工作开展问题,通过组织选派、公开比选、跨村选任等方式,从致富能人、复退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发展党员和组织关系管理标准化建设,完善“三推一定”党员发展办法,严把党员入口关。解“渴”——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召集财政、农办、发改、农业等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并配套出台了关于发展来料加工、农家乐、新农村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等政策,帮助找准发展路子,鼓励农村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游则游。鉴于整转工作的系统性特点,李华决定实行每个后进薄弱村由县四套班子成员、县委组织部督导员、县派农村工作指导员、部门业务指导员、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对口挂联的“五员”联系制,并大力推行“挂牌销号”动态管理,做到整顿一个、见效一个,转化一个、销号一个。
在县委主要领导的督查指导下,常山县34个后进薄弱村已成功转化21个,10个重点整顿村已有6个村成功摘除了“后进帽”,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工作启示】后进薄弱村整转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县委书记,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一抓到底,真正沉入基层,从基层寻找突破口。要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好方向、谋划全局,确保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桐庐县县长走村入户
破解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难题
【难题事由】近年来,桐庐县以“5525”工程为载体,重点打造5条美丽乡村风情带,举办5大乡村风情节,建设25个风情特色村,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品牌。新任桐庐县委副书记、县长方毅清醒地认识到,上届县委县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迈出了精彩的第一步,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发展不平衡、建设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破难过程】在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中,方毅深入基层走访,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广大村民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因为桐庐目前的美丽乡村覆盖面不到15%,85%的行政村对周边的美丽乡村十分羡慕,有的还因一时不能被列入建设计划而产生不满情绪。经过充分思考酝酿,方毅提出在“普惠、特色、效益、可行”的原则下,三年内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的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县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的资金问题,方毅组织县府办、农办、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制定政策,决定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在资源整合上,统筹农林水各线涉农资金、项目,并保持年度投入增幅不变;在专项资金安排上,县财政在合理范围内安排给每个行政村3年内新增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少于100万元;在建设重点上,突出生态优先,环境整治,避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村的环境优势,减少拆迁投入。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过程中,方毅反复宣传“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爱、自己管”理念。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君山村动员驻村企业和院校投入1100余万元,村民在立面改造、庭院美化和投工投劳等方面自我投入100余万元,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财政零投入”的示范村。三合村做好规划,动员部队、山庄和企业包干建设各自门前项目,形成美丽节点;村民实施外墙美化和庭院改造等,村里给予一定补贴,该模式已在全县推广。
目前,桐庐县183个行政村已经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一个全域性的“潇洒桐庐•美丽乡村”指日可待。
【工作启示】群众的需求反映在基层,现实的矛盾往往最先暴露于基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往往来源于基层。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要诀;为了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克难攻坚的致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