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省海洋与渔业局解答、解读水产品质量安全热点,并做出安全消费指导。
贝类中可能含5种毒素
春天和夏天是浙江沿海赤潮的高发期,若爆发有毒赤潮,吃海洋贝类就可能遭遇危险。赤潮是某些单细胞微小藻类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结而让海水呈现红色等特殊颜色。贝类生物摄食有毒藻类后,体内会形成贝类毒素,并在身体里一点点蓄积。贝类毒素对贝类无害,但人若食用有毒素的贝类,毒素会迅速释放让人中毒。
有时,海上虽未发生赤潮,但有毒藻类也可能大量繁殖,从而污染贝类。受贝类毒素污染的贝类,并非终生带毒,当海区中藻类毒素减少后,贝类会逐渐排出体内蓄积的毒素,重新变成安全食品。
贝类若受到污染,体内可能藏着5种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易溶于水,不怕烹煮,若50公斤体重人食用这种毒素70-200毫克,就可能丧命,在国内,它曾出现在织纹螺、香螺、荔枝螺体内。
腹泻性贝类毒素:普通的烹调加热不能将其破坏,引起中毒的贝类仅限于双壳类,尤以扇贝、紫贻贝较多,其次是杂色蛤、文蛤、黑线蛤。
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也可能昏眩、昏迷,引起中毒的贝类是紫色贻贝。
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症状为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引起中毒的贝类有巨蛎、帘蛤。
肝损害性贝类毒素:加热至100摄氏度,1小时后它完全不会被破坏,引起中毒的贝类有蛤仔、臣牡蛎等。
春季以来,各种海贝陆续上市,如今正是市场上贝类甚多之时,若买贝类回家烹制,定要记住3点:在超市、大型批发市场等正规途径购买;尽量不要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贝类;关注政府部门的消费预警,去年,因浙南发生食用贻贝中毒事件,渔业主管部门发布了贻贝预警。
千万避开这种毒螺
形似小钉螺,外壳深灰色,上有细小白色花纹,与其他各种螺的最大不同是,它的花纹为逆向旋转,它叫织纹螺。
从1967年开始,浙江开始接到织纹螺毒人的报告,40多年间,有数百人中毒,其中数十人死亡。织纹螺摄食海藻等食物,慢慢在体内积聚织纹螺毒素、贝类麻痹性毒素等。若人们不慎吃下织纹螺的肉或汤后,会出现口唇、肢端麻木,感觉迟钝,手脚不能活动,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死亡率相当高。
三种水产品风险高
河豚:浙江常有河豚捕获,也有人工养殖,河豚鱼应在有条件的场地,由专业人员加工处理,方可去除其体内毒素,未经去毒处理的河豚安全风险很高。
野生小龙虾:自然水域中生长的小龙虾,身上常有脏水中的寄生虫、致病微生物及毒素,特别是发大水后,大量陆地上污染物冲入小龙虾活动水域,小龙虾体内的脏东西最多。春夏两季,小龙虾安全风险概率相对较高。
吃小龙虾,一定要选择在养殖塘、饮用水水域等安全水域中生产的产品,慎食野生小龙虾,不吃来路不明小龙虾。
淡水贝、螺(如黄蚬、福寿螺、螺蛳等):由于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有毒重金属物质可能储藏在淡水贝类中,而螺类储藏重金属的能力更强。
致病性病毒、细菌能在淡水贝、螺体内寄生,贝螺们对水体中的农药等有毒物质也不敏感,因此,就算淡水贝、螺已经受到较严重污染,仍无法从外观上辨别。
2006年,因食用福寿螺,北京多人患上了管圆线虫病。
淡水贝螺在欧美国家一般不作为食物,因此国际上很少对它们的安全状态做出风险评估,也少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药物、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规定,食用淡水贝螺有一定安全风险。
黄鳝真的用不着避孕药
粗壮的人工养殖黄鳝吃了避孕药,这个传说如今依然有人信。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申,养黄鳝真的用不着避孕药。
其一,避孕药是多种激素类药物的统称,要么抑制排卵,要么阻碍受精,要么阻止受精卵着床,这些激素与生长无关。
其二,黄鳝是种雌雄同体的动物,从鱼卵中孵化出来全是母的,长着长着出现“性逆转”现象,一条接一条变成了公的,所以小规格黄鳝多为雌性,大规格的则是雄性。这种性别转变,投喂避孕药帮不上忙。
据都市快报 通讯员 蒋嬿钦 记者 王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