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昨天早上,杨先生在开车上班的途中,突然心跳骤停,幸亏警车护送及时赶到省人民医院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医生表示,杨先生没有心脏病史,突发心脏骤停或许和梅雨天气压低有关。
目前杭城正值梅雨季,昨天,记者在浙医二院、市中医院、市红会医院问了一圈,这几天各个医院心内科病人数量均猛增。专家提醒,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病高发期,有心血管疾病史的市民要注意防护。
正开着车突然心跳骤停
昨天上午8点左右,上塘高架上,一辆辆汽车正在大雨中缓缓向前挪动。30岁的杨先生和妻子李女士堵在了上德立交的东向南上匝道,李女士觉得有些胸闷,转过头一看,发现正在开车的丈夫竟昏了过去,“我老公之前并没有心脏病史,为什么会突然昏迷?”李女士吓坏了,立刻拿起手机拨打120求救。
5分钟后,巡逻中的交警机动大队民警来到现场,在联系机动大队指挥室后,对上德立交二层进行车辆控制。8:21,120救护车抵达现场,在交警开道下,8:25赶到省人民医院。经过及时抢救,杨先生脱离了危险。
没有心脏病史的人为什么会心跳骤停?医生说,杨先生突然昏迷可能和进入梅雨天气气压降低,同时与路堵导致的紧张情绪有关。
各大医院心内科床位爆满
杨先生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昨天下午,记者在浙医二院、市中医院、市红会医院等心内科了解到,这两天,医院心内科的病人明显增多。
浙医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新央昨晚值班。她说,整个晚上不断有心血管病人送到急诊抢救,其中有位5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突然发病心力衰竭,送到急诊后马上就用上了呼吸机。
市红会医院心内科主任隋向前也表示,心内科病人增加了10%左右。
“原先科室里还有空床位,现在全都住满了,新进来的病人都要加床。”隋向前说,除了心血管病人增多,有些住在病房里的老病人有病情加重的趋势。
午睡、多喝水可降低发病几率
“黄梅天雨量增多,气温升高,气压偏低,平均空气湿度达80%左右。在心内科病房,70%至80%的病人是因天气变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隋向前说,梅雨天人体感觉又闷又热,情绪易急躁,随之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心跳快、血压高等,而且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出现胸闷、胸痛,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此外,集中的雨水使户外活动机会锐减,长期呆在空调房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主因。
“温度高、气压低、湿度大、出汗多,入梅后的天气让血管中的血液变得很黏稠;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就像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黏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就会导致脑血栓形成。”隋向前提醒,入梅后心血管病人一定要多喝水,来稀释血液浓度,要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同时,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