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边包装好后,马上就给你发货。”6月21日下午3时,长兴县水口乡金山村一芦笋种植地,芦笋种植大户、长兴芦笋协会会长柏正其一边给来自杭州的蔬菜批发商王老板包装新鲜的芦笋,一边接听电话。电话那头,是湖州的一个蔬菜批发商。这段时间,类似的芦笋订单是一个接一个,柏正其和几名伙计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一旁的王老板说,这里出产的芦笋他们放心,因为每一批芦笋都要经过乡里农产品质量检测室的检测,而且包装上还有产地编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编码追溯到具体的种植户。
每个重点乡镇都设一个检测室
长兴是湖州的农业大县,拥有葡萄、芦笋、茶叶等农作物种植面积10万余亩。这么多农产品销售到市场,如何严守农产品源头安全,成为当地政府思考的议题之一。为此,长兴县政府从去年开始,投入40万元,给各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
“各乡镇的检测室,都是采用定性快速检测,即利用酶抑制率法,对含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的结果显示抑制率小于50%的话,表示农产品合格,达到无公害标准,可放心食用。”长兴县农产品质量监管站监管人员张仁余介绍说。
6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水口乡农产品质量检测室,这里有农药残留检测仪、电热恒温培养箱等设备。农产品检测员潘桂贤正在检测芦笋的农药残留。桌上的这两份芦笋样品,是早上潘桂贤从农户的种植地里亲手采摘回来的,上面详细记录着样品的来源:农户名称及采摘时间。
40分钟后,这两份样品的检测结果出来了,抑制率分别为1.29%和0.97%。潘桂贤说,从去年底开始,他共检测了70多个批次的农产品,均未发现农残超标。
目前,长兴县主产农产品的12个乡镇都有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室。
每件农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除了从源头上把好农残质量关外,长兴县还率先在全省建立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这就相当于农产品的‘身份证’。有了它,我们可以找到农产品是哪个农户种植的。”提起产地编码,张仁余自豪地说。
当天下午,在柏正其的芦笋包装间内,记者看到,每捆芦笋都有一条蓝色的胶带,上面赫然写着“长兴芦笋行业协会”等字样,还有醒目的编码:001。
长兴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周站长说,从去年年底起,他们就开始建立农产品产地数据库,对种植芦笋的农户进行编码,一户一编码。水口乡的“001”代表的就是柏正其的芦笋。一旦在市场上发现芦笋有质量问题,可凭借编码追溯到相应的种植户。
“有了产地编码,我们就不敢乱用农药了。”一位芦笋种植户如是说。目前,在长兴,已经开始运用产地编码的农产品有芦笋、葡萄等。
“没有产地编码的话,就可能因为找不到问题农户,导致处罚难。”张仁余说,等所有农产品都有了编码后,他们还将探索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络,经营户只要输入产地编码,就能上网查询农产品的具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