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2日讯
闷热,炎热,燥热,老天爷越来越重口味。
一一熬过雨黄梅、冷黄梅、闷黄梅后,高温天终于霸气外露。
梅季刚走,台风未至,副高闹腾,曾经小清凉的杭州,一秒钟变容嬷嬷,一个观众又恨又厌的角色。人人都变紫薇,不得不憋着委屈,苦熬着又闷又热的日子。
周六就是“小暑”节气,这意味着杭州的热,才刚刚开始,更热的,还在后头。
SO,酷暑漫漫,扳着手指过吧。
热浪滚小暑到,流萤飞知了叫
有人描述夏天为苦夏,我觉得创出这个词的应该是南方人。
气温超过35℃,在哪都喊闷热的,是我们苦逼的南方人;而北方人,吱溜一下往树荫墙根一躲,一大杯酽茶下肚,就舒坦了。
很多人都抱怨气象台报的气温不准,热浪远远不止只有这么几摄氏度。其实,这是科学测量方式,以百叶箱里的气温为标准。但是作为在烈日下的钢筋水泥中穿梭的普罗大众,就会抱怨这温度是不是有点不贴近民情?
像这周副高掌权的南方桑拿天,甭看气温只有35℃,湿度却达60%-70%。所以有个人体酷热指数,这是反映体感温度的一个指标。在上述情况下,这个指标将直接飚过40℃,天生怕热的,甚至有45℃左右。
而前阵子郑州最高气温即便疯狂到40℃,可北方干燥啊,湿度仅20%左右,人体酷热指数仅37℃左右。所以湿热的35℃,比干热的40℃,更难受更容易中暑。
如果你在没有空调的地方,热得毫无想法,动也不想动,而气象台出炉的最高气温,只有35℃左右。不要怪他们,而是你感受到的,远远超过了预报。
再来看一组各个温度指标的对比,当百叶箱温度达到35℃,水泥地早就烧到了45-50℃,柏油马路55-60℃;而当百叶箱38℃,水泥地50-55℃、柏油马路60-65℃。
甭管啥温度,潮湿的空气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气温35℃时,湿度降到25%左右,我们才感觉正常;65%的湿度,得25℃的气温才能压住它。
今年梅季,高调而来,低调而去
今年的梅季,走的是非主流路线。以至于,过了几天活生生被热醒的日子,看这晴空万里,又真切感受着风中夹带着阵阵暑气……很多人犹豫地问,是不是出梅了?
是的,今年的梅雨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
省气象台昨天傍晚宣布,6月29日起,影响我省的梅雨带北抬至江淮流域,全省无明显过程性降水,梅雨天气结束。
今年的梅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来就像个急性子,噼里啪啦砸下几场暴雨。接着就像好莱坞大片,虎头蛇尾,以高温告结。真是来得比去年晚,走得比去年急。
梅雨一走,小暑赶到,本周六是小暑节气。古人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这时节,人体阳气最旺盛,就得养阳。所以,小暑节气要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
小暑黄鳝赛人参,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空气干燥又缺水的盛夏,莲藕可凉血、滋阴、清热;绿豆芽就更不要说了,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还能瘦身哦。
还有很多年轻人都抱怨,天一热,就少了很多乐子。其实小暑时节,是萤火虫的活跃期。古人夏日乘凉,坐在自家小院就能“轻罗小扇扑流萤”。现在想在城里找到有流萤的地方,恐怕很难了,不过趁着周末去郊外散散步,还是能找到些许独属于夏季的浪漫的。
人体酷热指数将超过40℃
有没有发现,这几天,知了像打了鸡血似的,撒泼般地叫个不停?
当蝉声响彻耳边,盛夏就正儿八经地来了。
这阳光,就跟浴霸似的,一经照射,气温就噌噌噌地往上蹿。昨天杭州的最高气温,一路蒸到了35.2℃。
不过是只隔了个周末,杭州的关键词,瞬间成了高温、热浪、酷暑——从6月29日开始,连续3天最高气温超过35℃,接下来的高温天(最高气温超过或达到35℃),也毫无悬念。
昨天,杭州市气象台和省台发布了高温报告:受副高增强的影响,未来3-5天,杭州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可达35-37℃,午后或夜间雷阵雨增加,要多加防范。
有个数据,2000年以来,杭州7月的高温天,一般在15-25天之间,8月也有近20天。
而7月初的副高,蠢蠢欲动,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晴朗升温,又把海上的水汽送过来,想不闷热都难。这个时节,差不多是江南高温发力之际了,杭州、福州、南昌、长沙等兄弟城市,都要排排坐烤油油了。
所以,我们更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生命是如此的辉煌,天空是如此的透亮……”没错,高温天给杭州唯一的馈赠就是头顶那一片蓝天白云,那么湛蓝,那么清澈,随便一拍就能拿来做电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