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老民警沈学松,曾是浙江省桐乡市看守所的教导员,自从“退二线”转岗到振江派出所从事凤凰社区警务工作后,他的“群众经”也常念常新。今年5月16日,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刘力伟在视察了这个社区后,对这个能有效盘活警力资源,积极引导民警扎根基层的队伍管理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刘力伟表示,要把有经验、有水平的民警留在社区,使社区警务站(室)成为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巩固基层政权的第一层基石。
作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浙江省公安厅把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作为推进“三项建设”和深化派出所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不断拓展城乡社区警务内涵,规范运作,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科学搭建,实现战略“全覆盖”
全面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打造新型警务平台,在浙江省已是第7个年头。
7年来,浙江各地公安机关通过若干社区警务室实行联勤,进一步整合警力、增强协作,提高管理力度。在农村,按照“重点村驻警、周边村联勤”的模式,在治安复杂、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单独设立警务室,实现“一村一警”;其他治安相对平稳的行政村,在相对中心的村设立警务室,实现“联村一警”。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派出所民警2.2万余名,占县(市、区)公安机关总警力的44.9%;已建立城乡社区警务室4612个,是派出所数量的4.4倍,配备社区(驻村)民警7116名,占派出所民警总数的31.2%。没有条件组建警务室的村,也因地制宜地推进“驻村联户”、“流动警务站”、“警务联络室”、“驻村协警”、“村官进警营”、“民警兼村官”等多种模式。有的地方还在治安复杂的医院、工业园区、学校等重点部位建立警务室(站),推动警务前移,实现了城乡警务的全覆盖。
除了传统的社区警务外,网上虚拟警务室依托社区警务信息网、聊天室、QQ等载体,密切社区民警与辖区群众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了社区警务建设由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单独设立的警务室均配备了计算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符合条件的警务室已联入公安网。全省大部分警务室已联入互联网并建立了虚拟警务室,为群众提供案情通报、防范知识宣传、解答疑问等各种服务。在宁波,公安机关依托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搭建了“警务E超市”,通过让社区民警将掌握的基础信息全部输入E超市,用信息化手段调整和规范社区民警“围绕人”、“立足房”的警务工作流程,有效确保了海量信息的及时率、准确率和鲜活度。
制度保障运行,政策“拴心留人”
平台搭建好了,制度是保证,考核是导向。浙江制定出台《浙江省城乡社区警务工作规范》,扎实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各项措施的落实。而“群众满意”这一指标,则在2011年被省公安厅纳入考核。湖州市对社区民警的考核中,“民意评警”的比重更是高达综合考评实绩的51%。
在浙江省湖州市开发区,社区民警马长林所在的罗师庄警务室远近闻名。罗师庄的发案量曾经连年居开发区首位,是群众普遍反映的治安“乱点”。担任罗师庄警务室的社区民警以来,马长林积极探索治安复杂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途径,使罗师庄实现了“报警数、发案数逐步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服务现实斗争能力显著提升”,辖区内社会治安状况逐年好转。
如今,像罗师庄这样的警务室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在基层成长,而像马长林一样的社区民警们则愈来愈起到了“螺丝钉”的作用。
在浙江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眼里,倘若警务室建了,如果门开不了,民警也沉不下去,还不如不开,否则会为百姓诟病。为此,他们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警务室成为“香饽饽”,拿什么来“拴心留人”?
为增强城乡社区民警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职业归属感,各地公安机关采取了城乡社区民警进村(居)委班子、以优秀城乡社区民警名字命名警务室、评选“十佳”优秀城乡社区民警、优先提拔和解决优秀城乡社区民警非领导职务等工作举措,鼓励广大民警在社区留得下、干得好。据悉,今年浙江省公安厅还将对连续长期在派出所工作的所长、教导员和民警颁发“荣誉章”,以鼓励民警在基层派出所、城乡社区建功立业。
近年来,在城乡社区警务建设这片沃土上,浙江涌现出了陈全江、阮林根等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和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毛建剑等优秀社区民警先进群体。湖州市还出现了王法金、马长林、沈根才等优秀社区民警为代表的“群英现象”。他们的典型辐射作用,提高了全省社区警务工作的水平和全警抓社区警务工作的氛围。
借力发展,打造警务“共同体”
“凡是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衢州市衢江区霓虹社区“群众工作综合体”民警钱波如是说。“群众工作综合体”是以社区警务为载体、多警种联动的新型警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除了提供一般性的治安管理服务之外,还将所有能为群众提供便利、带来实惠的服务项目向社区延伸。
霓虹社区流动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为此,“群众工作综合体”里进驻了治安、法制、出入境、消防、交警等各个警种,还在局里设立了10个警种的社区联络员,群众通常需要的服务,如矛盾和纠纷调解、代办证件、法律服务、出入境审批、劳务夜市、消防培训等,都能在这里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像霓虹社区这样的“群众工作综合体”,在衢州市共有53个,它们进一步拓宽了社区警务工作内涵,为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群众得了实惠,也让社区警务取得了“一呼百应”的效应。浙江省各地公安机关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大力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引导并指导治安积极分子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推动“社区平安义务车巡队”、“平安联络员”、社区义务调解员等群众自治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探索警企、警校、警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警务共同体建设,努力营造警民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省公安派出所配备各种辅助力量达5.2万余名,并已成为派出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杭州市着力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群防群治队伍管理网络,整合了一支8万余人的群防群治力量。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结合市委市政府实施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将全区59名社区民警和部分政治、业务素质好的辅警编入当地乡镇(街道)的网格中,会同其他网格成员开展组团式服务工作,拓宽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内容。(记者詹肖冰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