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2日讯
编者按:随着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全面完成,新形势新任务对班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2月以来,省委以“三实三强”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示范行动”。各地各级领导干部以自身示范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破难攻坚、狠抓落实,展现了新班子新形象新业绩。省委“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专题组撷取其中11位县(市、区)委书记破难情况,以案例形式呈现活动成效。
杭州市滨江区委书记张耕——
以人为本“惠民征迁”
“征地拆迁难”是制约杭州市滨江区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瓶颈。张耕明确提出了“惠民征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力求通过加快“农转居”安置房小区建设、加快村级三产留置地项目开发以及提升拆迁群众生活保障水平3项惠民举措,努力将全局利益、发展利益与群众切身利益统筹处理好,实现和谐征迁。
阿里巴巴二期工程由于涉及过渡房20幢、320间、122户,拆迁难度很大,项目一直难以开工。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张耕多次带领相关街道、部门干部深入拆迁户家中摸情况、联感情、议对策。在他的努力推动下,该项目全部住户已于4月19日完成整体搬迁,施工现场重现繁忙景象。
为使“惠民征迁”以制度形式巩固、坚持下来,张耕多次召集常委会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多个指导性文件。同时,建立区级领导干部结对联系重点征迁项目工作机制,区四套班子成员还组成3个指导组,分别牵头协调各街道征迁工作。
通过“惠民征迁”,今年1月至6月,滨江区已完成征地1351亩,拆迁512户,分别占全年计划的89.8%和84.9%,城市建设外在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批省、市级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点评】在开展征地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时,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算账”,既要算好推动发展的“大账”,也要算好惠及民生的“小账”,多设身处地为群众想一想,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陈利幸——
打造居家养老模式
截至2011年底,宁波市北仑区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6.35万,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8%。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更符合老人需求?陈利幸召集发改、民政、财政等部门反复研讨,形成了“打造可复制的居家养老模式”新理念,并确立“两步走”解决思路。
“第一步”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专门制定出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在区级层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区慈善总会设立500万元基金用于为特困老人购买服务,强化居家养老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第二步”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形成以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由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参与,以日常生活、心理慰藉、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爱心食堂送餐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一些社区还根据老人需求,推出了邻里互助服务队、银发聊天队和银发艺术团等居家养老特色服务。
在陈利幸的重视推动下,北仑区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182家,各类服务老年人的社会组织65家,4250名志愿者结对服务高龄老人,老人们居家养老的愿望基本实现。
【点评】如何养老,看似琐碎甚至不起眼的小事,却是群众共同关注的具体事。为官一任,就是要把老百姓的愿望一丝不苟地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这样的干部才让人感到温暖,这样的政绩才体现以人为本。
永嘉县委书记盛秋平——
“一号工程”牵线搭桥
永嘉现有43万人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经商办企业,约占在外温商的1/4,年创产值1500多亿元,是县内工业总产值的3倍。借浙商回归“东风”,吸引在外永商回乡创业,变永嘉人经济为永嘉经济,成为盛秋平带头抓实的“一号工程”。
盛秋平将优化发展软环境摆到突出位置,根据企业反映集中的效能问题,督促国土、财税、工商等部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开通行政审批“直通道”,为重大项目提供全过程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有力推进行政机关提能增效。
盛秋平带头盯牢抓紧“一号工程”,主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整合资源成立招商服务局,建立包括世界永嘉人联谊会、在外永嘉人信息库和县内招商项目库的“一会两库”体系,架好招商桥。盛秋平主动当起招商员,通过联谊、座谈、参访等各种途径,积极向在外永商宣传推介家乡,先后吸引800多名永商回乡洽谈,达成意向50余个,永商回归的热潮不断涌动。
自盛秋平带头打响优化发展软环境“翻身仗”以来,永商回归的步伐不断加快。今年1月至5月,全县共签约项目18个,其中属在外永商回乡投资的就占了17个,省外到位资金共计8.27亿元,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
【点评】良禽择木而栖,干部就是环境。商业资本的流向,不仅是一个地方软环境的“标准指数”,而且从更深层次折射出一个地方领导干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服务发展的思路和决心,是领导干部能力、作风的重要试金石。
平湖市委书记翁建荣——
“两退两进”助推转型
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增后劲,在挖潜腾退中拓空间,以有限资源实现更优发展,是翁建荣认真思考的命题。
通过调研,翁建荣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平湖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就必须实行“退低进高、退二进三”,即淘汰第二产业中的低端产业和落后产能,腾退出更大空间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在翁建荣的大力倡导下,加快“两退两进”写进该市党代会报告,成为年度“九大专项行动”之一。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翁建荣牵头成立了“两退两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带领全体市领导联系挂钩“两退两进”项目,坚持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更好地协调、指导、督促项目实施。
翁建荣多次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实施了“以亩产论英雄”考评制度,建立“两退两进”专项基金等一系列评价和扶持政策,全市共确定76个“退低进高”项目和24个“退二进三”项目。
通过实行严格的“倒逼机制”,在已确定的“两退两进”项目中,被市政府直接收回用地的项目达8个,共计129.45亩,其中重新出让用于“退低进高”111.45亩、“退二进三”18亩,促使企业强化了转型升级意识。
【点评】要实现转型升级,领导干部就必须舍得放弃眼前利益,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敢于碰硬的决心,找准关键破难攻坚,抓住重点强势推进,真正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科学发展。
德清县委书记张晓强——
文化产业顺势勃发
素有“文化之邦”美誉的德清,如何把握机遇,破解当前文化产业低端低价困局?张晓强在深入调研和集思广益基础上,逐步理清推动德清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文化产业规划、文化资源经营和“德清元素”融入。这“三篇文章”成了张晓强领衔主抓的重点工作。
思路明确之后,张晓强立即牵头相关部门研究制订《关于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并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逐年增长机制。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一个契合德清“钢琴之乡”美誉,以钢琴制造、创意设计、体验和传播钢琴文化为主,总投资72.3亿元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中国钢琴音乐谷正式落户该县。目前,该项目的钢琴文化馆工程已建成开馆,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年产3万台钢琴项目也正式签约投产。
张晓强大力发掘推广以裸心谷为代表的“洋家乐”,成功开辟了高档生态文化旅游新业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点评】随着文化产业愈来愈受重视,领导干部尤其要树立正确的导向,不能仅以经济的指标去测算,而是要用人文的标杆去衡量,使文化产业转型、发展过程能更好折射出一个地方的文明、活力、品位和特色。
上虞市委书记孙云耀——
集体经济破难脱困
在上虞市318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处于低收入水平的有147个,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增长难题,是孙云耀始终记挂和思考的重点工作。
孙云耀决定把领衔破难的重点定在那些资源少、资产少、资金少的典型薄弱村。针对这些村,他提出了联合建设、异地经营的思路。在其协调部署下,一个由68个村联合开发、总投入5500万元、占地50亩的标准厂房项目正式动工。
为进一步强化村级物业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孙云耀多次主持常委会专题研究扶持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五年计划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补助村级物业经济项目,并安排100亩土地指标予以重点保障。同时,协调农村合作银行落实两亿元专项贷款,以市财政贴息方式保障建设资金。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村级物业项目163个,竣工139个,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共投入建设资金1.13亿元,其中市财政补助527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750余万元。
【点评】基层的“难事”就是领导干部的“大事”。只要领导干部把基层党员群众最希望解决的难事重点抓、领衔抓、坚持抓,就一定能抓出办法、抓出成效、抓出民心。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面对依然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义乌该如何应对?黄志平认为,必须牢牢抓住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利契机,力求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把文章做深、做透。
黄志平把创新机制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在他的支持推动下,义乌海关实行了联网监管模式,建立绿色通道,确保联网商户快速通关;检验检疫部门创新推出联网申报、预检验、集中查验等一系列新举措;工商部门积极推行代表机构和外资经营主体双轨并行机制,并为进口商品馆特制“义乌小商品码”,让洋商品有了“身份证”。
黄志平多次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带头破解土地、资金以及政策处理等难题,有力推动总投资30亿元、年作业量达110万标箱的“义乌港”一期工程等一批国际物流大平台、大项目顺利实施。今年1月至5月,义乌市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6.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6%,其中自营出口14.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39%,名列全省第一。
【点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战略举措”之一。作为实施“国家战略举措”具体承担者,领导干部不仅要用好用足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权”,更要在工作理念、工作举措、工作力度上大胆创新、大幅改革、大力推进。
常山县委书记李华——
后进村整转抓成效
针对常山基层组织建设落后现状,李华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后进薄弱村整转作为上任后第一项重点抓的工作。
通过重点走访全县各乡镇有代表性的后进村,李华决定给后进村干部“下猛药醒脑”。经过反复研究,在“村情民意大调查”活动中,对全县342个行政村量化评分基础上,采取“倒排法”,将34个后进薄弱村放在新闻媒体上“晾晒”,请全县党员群众评“最差”,票选出其中10个为重点整转村。
票选结果出来后,李华带领县委一班人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比如针对村干部思想保守问题,开展以破除小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促转型,创先争优做表率”大讨论活动;针对部分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通过组织选派、公开比选、跨村选任等方式,从致富能人、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为强化整转力度,李华带头实行后进村“五员”联系制和“挂牌销号”动态管理制,做到整顿一个、见效一个,转化一个、销号一个。
在李华等县委领导的督查指导下,该县34个后进薄弱村已成功转化21个,10个重点整顿村已有6个成功摘除了“后进帽”,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点评】后进薄弱村整转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大难题。作为县委书记,一定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通过沉入基层找准突破口,注重示范实现一抓到底,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舟山市定海区委书记傅良国——
百日攻坚化解难题
如何破解舟山群岛新区重点项目政策处理难题,成为傅良国想得最多、盯得最紧、抓得最牢的工作。为尽快消除项目建设“拦路虎”,傅良国在全区开展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带头深入一线梳理难题,细化分解项目推进的“时间表”和“路径图”,明确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政策处理工作目标任务。
定海金塘集装箱港区项目是舟山群岛新区首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88亿元。因该项目涉及渔农村船只处置等工作,当地部分渔民为套取补偿金,通过私购、私造无证船只,并将船只搁置于项目所在滩涂的方式阻碍工程建设。为尽快妥善处理好该事件,傅良国多次带领工作组上门入户,向渔民宣讲严肃处理无证船只的法律依据和阻碍项目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和说服工作。
走访中,傅良国发现部分渔民因对转产转业后的家庭生活有顾虑,影响了船只处理进度。为此,他立即牵头相关部门,重点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以保障民生、保护民利为核心的政策措施,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赢得了群众支持。
据统计,全区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开展以来,已有9个重点项目完成政策处理工作,有力推进了新区建设进度。
【点评】在项目建设,特别是一些投资大、涉及面广的大项目推进过程中,政策处理难题不可避免。只要领导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找准方法、把握力度,坚持法律严肃性和政策人性化两手抓,就一定能够破解好政策处理难题。
玉环县委书记张加波——
强力拆违助推城建
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是制约玉环城市建设管理的一大障碍,群众反映强烈。为彻底遏制“双违”风,张加波决心强力拆违,“不达目标,决不收兵”。
张加波带头深入违建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自行拆违,并牵头相关部门制定善后政策,确保不让困难群众因拆违而无房可住。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拒不配合的违建户,张加波决定树典型、打七寸,在他的指挥部署下,该县两幢占地面积分别为240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的巨型“双违”建筑被定向爆破,有力震慑了“双违”行为。
打铁还需自身硬。张加波坚持把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先后对1名参与违建的科级干部予以免职处理,对另外7名相关部门干部予以书面告诫或停职检查处理,有效严肃了纪律,强化了执行力。
在拆违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张加波迅速牵头成立一支工作组,进驻拆违整治典型村,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健全完善了一系列规范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乡镇(街道)以及国土、城管等部门的专项考核,力求从根本上加强监管,杜绝违建行为。
在张加波的大力推动下,玉环全县已拆除各类“双违”建筑27万平方米,曾经几度回潮的“双违”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玉环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均有明显改善。
【点评】对那些关乎长远、涉及全局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难题急事,不管多复杂、多艰巨,领导干部都要切实鼓起不惧艰难的勇气、下定敢于破难的决心,敢动真格,主动出击。
龙泉市委书记蔡晓春——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龙泉地处山区,制约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山水相隔、村镇散布,无法集约节约、优质高效地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在多次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摸清情况之后,一个以建设“五强五网”为主要内容的破解思路逐渐成型。
蔡晓春设想的“五强五网”,就是在强化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应急管理(消防)指挥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派出所(警务室)、综合文化站5个平台建设上下功夫,有效构建综治调解网、应急处突网、便民服务网、治安防控网、文化惠民网5张网络。
为确保“五强五网”扎实推进,蔡晓春多次召集常委会研究讨论,制定出台了《加强和创新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推进“五强五网”建设实施方案》,并以现场推进会、专题督导会等形式狠抓落实,切实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加合理地配置到基层,有效推动基层现有资源集约利用。
通过“五强五网”建设,龙泉基层社会管理实现了有效覆盖。目前,全市通过“五强五网”已成功调处各类矛盾2512件,调处率达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8%。
【点评】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不一定要通过大投入、大建设来实现,因地制宜、统筹整合,盘活资源、充分利用同样也是创新。这其中,关键在于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来养成,而不是当作一种结果去展示,要讲究实质创新,而不是形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