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停车难,政府有责任;办好教育,也是政府责任。在桐乡市,两种责任碰到一起去了。桐乡市的办法是,在桐乡一中与北港小学合用的操场上建一座立体停车场;建成后,下层为向社会开放的大型停车场,上层为学生操场。
看起来,这是一个双赢的办法:一方面,桐乡新增了390个停车位;一方面,学校也没有因此而失去操场,只是从地面操场“跃升”成为空中操场。但是,在当地人气最旺的“桐乡生活论坛”上,有超过90%的网友,尤其是学生家长,表示反对这个方案,他们的担心是:本来比较安静的校园环境被破坏,教学受影响;二是汽车尾气对师生身体健康不利,三是学校周边汽车骤然增多,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对市民的担心,桐乡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处主任助理赵泳华作出了相应的解释;但是,这些解释可能未必能够打消市民的顾虑。比如,“针对安全问题,实行人车分流,进出停车场的车子实际上是与校区隔离的”,人车交叉活动的区域并不限于校区,学生上学放学,都要避让骤然增多的汽车;安全仍然是个问题。又比如,“针对尾气,设计院会结合环保部门意见,借鉴其他地方经验,来尽量减少”,看来缺乏有效措施;再比如,“至于噪音,停车场和两个学校间至少相隔25米,而且除了南北通道外,停车场是有墙体围合的,噪音应该不大。”噪音来自汽车进进出出这个过程,25米的距离不足以让校园免于噪音干扰。
桐乡一中校长王金福说,两个学校共有师生5000多人,楼梯上上下下,肯定不方便。他举了个例子,以前做一次广播操只需10多分钟,建成后,这么多学生爬楼梯加做操,来回恐怕都要半个小时了,而且小学生在楼梯上打闹,也容易出事。问题是,只有校长担心出事,没有用。
对“为什么要把停车场建在学校内”这个问题,桐乡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处主任陈骏是这样回答的:“桐乡中心城区停车场缺口很大,而车辆保有量又与日俱增,为缓解市中心停车难的问题,就需要新增社会停车场。”“桐乡一中在市中心,离东兴商厦、乐购等商圈近,周围居民区多,停车难问题比较突出。”“市中心土地资源本来就紧张,桐乡一中操场面积够大,其他都是零零碎碎的地,不如它面积集中。”(见昨日本报A5版)
一所中学与一所小学合用一个操场,恰恰说明,这两个学校供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是不够的。一般来说,操场在地面上,出了教学楼就能到操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会更强,去操场活动的时间也会更多,一旦要爬楼梯去空中操场,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肯定会下降。家长也要担心,孩子的停车场上方活动,正好吸入脚下开进开出的汽车排出的尾气,对健康来说,可能还是少去操场的好。也许空中操场的面积不会比原来小,但是,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未必如此。
偌大个桐乡,即使是桐乡一中所在的市中心区域,也不可能找不到另一处可以建立体停车场的地方,但是,要找桐乡一中操场那样理想的,可能确实是找不到了。在这里建停车场不需要搞拆迁征地,省钱又省事。“建这个地上停车场估算造价为3000多万元,但建地下停车场要多花5000多万元”——这是省钱,“停车场建成后将向社会开放,后期管理会参考其他公共停车场,按物价局定的标准收费”——这是挣钱。这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缓解“停车难”的社会效益,在选择的天平上,教育对环境的需求自然显得分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