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4日讯
昨天傍晚6点,失踪人员的打捞工作仍在进行中。有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以来,杭州地区溺水遇难已达14人。
针对近期连续发生的多人溺亡(失踪)事件,杭州警方昨发出关于五种易导致溺水情况发生的紧急预警:
1、溺水处往往无警示标牌及防护措施。在住所附近的河浜、水塘、拆迁工地的水塘中游泳、嬉戏,由于此类水域水情相对复杂,又无保护措施,极易造成险情。
2、外来新居民一般在建筑工地、机械等厂企从事高强度作业,住宿地缺少洗浴设施,往往贪图方便,为了减少经济支出,就到附近的江河、池塘洗澡、游泳,从而导致事故高发的可能。
3、乡镇农村地区湖、溪、水塘及水库的分布较为密集,一旦学校、家长或水域负责人疏于管理,随时可以成为未成年孩子的玩耍地,成为安全隐患。
4、部分学校、家长对未成年孩子缺乏此类事故安全防范的教育引导,尤其在学校放假期间,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有效看护。一些未成年人缺乏安全意识,直接到河道、水池、水库等地玩耍、戏水。出现人员溺水情况后,又不能及时进行救助,导致溺水事件的多发。
5、游泳技术不佳,盲目自信,一旦遇到意外时惊慌失措,手足僵硬导致溺水;游泳前热身不够,下水后水温比气温低,极易抽筋,最终无力回游导致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