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又到了马蜂繁殖最“疯狂”的时候,马蜂们一旦找到合适的“家”,7天左右就能形成小型的马蜂窝。
和往年一样,杭州各个消防中队也开始“摘窝忙”,由于高温天气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重,加上报警登记的待摘马蜂窝数量蛮多,对很多无法第一时间上门摘除马蜂窝的情况,消防部门请广大居民们谅解。
昨天上午,杭州消防部门启动了全市范围的灭蜂行动,6个消防中队一下子消灭了50多个马蜂窝。
还有近600个马蜂窝排长队等着捅
沈师傅是绿化工人,负责东新园小区一带的绿化。前两天,他在作业时突然被马蜂蜇了一下,这时大家才发现绿化带里有一个西瓜大小的马蜂窝。前两天,沈师傅拨通了96119,向消防部门求助。
昨天中午,半山消防中队消防员来到现场。硕大的马蜂飞来飞去,甚是吓人,旁边就是一住户卧室的窗户。确定目标后,消防员立即穿上防蜂服,先用袋子将马蜂窝套住再摘除,最后用杀虫剂对周围进行喷洒,防止马蜂再次回来筑巢。
离开东新园,他们又辗转甘长村明珠小学、北景园祥和人家小区,那里同样也有马蜂窝。
昨天上午,和半山中队一样,包括大关、湖滨、景区、萧山、市北在内的杭州6个消防中队同时开展捅马蜂窝行动,一共消灭了50多个马蜂窝。而即使这样,还有近600个马蜂窝等待消防部门去消灭。
7月1日至7月24日,杭州消防热线96119已接到市区要求摘除马蜂窝的求助电话647起。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平均一天就发现27个马蜂窝。而在2010年,全年捅了1000多个,2011年全年捅了2000多个,而今年到现在已经捅了1000多个了——“看来,在杭州斗马蜂,要一直持续到秋天了。”
城市绿化增多吸引马蜂进城
突然增加的马蜂窝让不少市民纳闷,为什么现在马蜂突然增多呢?
对此,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莫建初教授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现在的小区越来越重视绿化建设。市区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给马蜂和其他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二,马蜂主要是以昆虫为食的。城市环境的改善让不少昆虫重返城市,这让本来在野外生存的马蜂也跟着进城。这些丰富的食物,也导致了马蜂的数量越来越多。
莫教授说,以前的老城区虽然整体环境还不错,但是绿化较少,因此昆虫也很少在城区内活动。“没有食物来源,马蜂也就销声匿迹了。”
除了食物,马蜂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马蜂通常会选择一些通风较好、有充足光照、还能挡风避雨的地方筑巢,例如阳台、屋檐等。”莫教授说。
“城市内蜂类数量明显增加,其实和人类不断扩大的活动范围也有很大关系。”浙江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陈学新还认为,人类的活动也是一个原因。“这些年来杭州市区一直在扩大,原本马蜂生活的一些郊区都渐渐地变成了城区。环境的改变并没有让马蜂搬家,继续在原来的地方筑巢,这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马蜂和人类同处于一个屋檐下的现象。”
“民间还有一句俗话:七蛇八蜂,意思就是七八月份是蛇类与蜂类活动比较频繁的时段。”陈学新说,夏季是蜂类的繁殖高峰,因为这段时间昆虫活动频繁,植物生长也很旺盛,提供了比较充足的食物。
甜食也很受蜂类的欢迎。“蜂类的成虫对于甜的东西具有一种趋性,因为甜食中含有的糖分可以补充成虫体内的营养。”陈学新建议市民,没有吃完的含糖食物应该尽量贮藏好,否则会引来蜂群“安家落户”。
陈学新还发现,杭州城区内出现的马蜂(又名胡蜂)中,墨胸胡蜂占了八成左右。墨胸胡蜂的生命力比较强,已经逐渐适应了城市的生存环境,我们一旦被它蜇到会伤得不轻。
危险系数太高,专业公司放弃捅马蜂窝
为了摘除马蜂窝,消防部门每年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每次摘取一个马蜂窝,都会出动一辆消防车,五六名消防员,还会占用灭火抢险用的防化服、消防梯等装备。如果每年保守估计摘取1000个马蜂窝,就要出动车辆千次,人力5000多人次。在接到捅马蜂窝的求助时,消防都会及时登记,并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处理,确保不影响正常火警。
其实,在全国其他城市都有专业的捅马蜂窝公司,杭州也曾经有过。
杭州众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众欣)是杭州市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A”级单位,从2003年开始,捅马蜂窝曾是他们的专业。而当时,还有很多杀虫公司承接捅马蜂窝业务。“一个马蜂窝,300元起步,视楼层和其他难度再加钱。”
不过从2010年开始,很多杀虫公司都停止了这项业务,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危险系数高。“捅马蜂窝的危险太大,即使你再怎么武装还是会被蜇到,很多员工都不愿意冒这个险。”而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市民更愿意向消防求助。“我们毕竟是公司,要收费的,但是老百姓叫消防来就不收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