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文化是政法工作的软实力,还是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升政法队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抓手。”8月19日,温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平安办主任林建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政法文化”这个“金字招牌”,温州政法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各项重大任务完成出色,而且全市政法工作得到了大发展、大提升。今后,温州将继续打好“政法文化”这张牌,进一步推进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安温州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林建军介绍,自2009年初温州正式开展政法文化体系建设以来,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市政法干警违法违纪人数同比下降43%,2009年实现了“平安大市”零突破,去年不仅顺利实现“平安大市”三连冠夺得“平安鼎”,而且温州市还被中央政法委列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20个的调研联系点之一。
林建军说,从永嘉试点政法文化建设到鹿城的全面深入培植政法文化,政法文化体系已是温州推动及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抓手。先进文化是警力,也是战斗力,温州通过深化政法文化建设,向素质要警力,充分挖掘干警潜力、增强队伍活力、激发内在动力,充分保证了广大一线政法干警以良好的工作热情完成政法维稳的各项任务。
2012年,温州政法部门以政法文化为抓手,突出抓好“八大项目”建设。
“首先是理念提升项目。我们精心组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本地政法精神的丰富内涵,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其次是推进学习型政法机关创建活动的学习创建项目和基层拓展项目。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推广鹿城区的基层队所(科、庭、室)政法文化建设试点经验,为广大一线政法干警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
文化精品和文化阵地项目属于“八大项目”中的“硬件”体系建设。林建军介绍,通过举办“政法文化节”、“政法文化周”等文化活动,鼓励干警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文化阵地建设中,从工作实际和现实条件出发,温州市、县两级政法部门全面落实“五个有”的硬件要求,并积极拓展文化长廊、陈列室、干警俱乐部等特色阵地。
而在“阳光政法”项目中,温州政法系统一直都在大力推进警务公开、审务公开、检务公开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案件评查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深化廉政文化建设。
“典型培育也是‘八大项目’之一。”林建军说,典型的精神力量可以无穷大。温州政法部门将认真抓好“争当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单位)”、“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模范”和“双十佳”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和大力培育一批先进典型。
“政法工作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在人文关怀项目中,我们将完善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干警、日常交流谈心等制度,真正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构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政法人文环境。”
林建军表示,下阶段,温州政法文化建设将坚持重心下移、向下倾斜,深入推进政法文化建设向基层科(所、队、庭、室)延伸,努力在广大基层生根发芽,发挥作用。总的目标要求是到2013年底,全市基层政法单位(所、队、庭、室)政法文化建设覆盖率达90%以上;到2015年,打造成一个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实际工作、独具地方特色的“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温州政法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