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9日讯
“想报关,去找吕某”。在宁波,一些做外贸生意的圈子里,互相传递着这句话。
他们口中的吕某,学历不高,却精通报关程序,两年半报关万次,公司营业收入达2800多万元。
许多货主找他报关,都成功了。在圈内人眼里,吕某俨然是个“报关能人”。正常的报关费用只需100元,可他收费却要1500元,即便贵出10多倍也有人愿意找他报关。原来,吕某可以“特报”逃避商检过关。
昨天,海曙警方通报了这起浙江省首例逃避商检案。
“报关能人”栽在一批“手枪”出口上
32岁的义乌男子吕某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很会做生意。
2007年,他在义乌成立进出口公司,从中发现报关公司的利润很大。
2009年,吕某转战宁波,成立了宁波义邦报关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宁波物通报关有限公司)。
为了扩大生意,吕某用或租或注册的形式,拿到了另外四家公司的报关业务使用权。
除做正常的报关外,吕某还开展“特殊”业务,就是“帮助”一些按照正常报关商检流程会被退回的“问题货物”闯关成功。
许多货主正是冲着这种特殊业务找上门的。
就是因为特殊服务难弄,每单费用往往要1500元,贵出普通报关费10多倍,可依旧有不少人找上门。
对此,吕某拍下胸脯,说自己在海关里有人,保证过关,即便被查了,罚款也是由他负责。
不过今年3月,吕某却栽了。
原来,宁波海关抽查一起报关名为玩具手枪的出口商品时,发现这批商品报关名称虽为玩具枪,可这批玩具枪的杀伤力极大,海关缉私部门依法扣留了这批玩具,经签定,定性为枪支。
而给这批商品报关的正是吕某掌控的宁波新天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随后吕某被海关缉私局刑事拘留。
拔出萝卜带出泥,随着调查展开,吕某经营的“特报”业务也浮出了水面。海曙警方开始介入调查。
改写报关单,偷换商检商品蒙混报关
货物出口的报关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民警说,货主要先找到进出口公司办理货物出口,进出口公司再找货代公司,货代公司再找到报关公司。
报关公司最后凭材料向海关报关出口。海关要对这些商品进行抽查,抽查不通过,商品将被退回。
不过,抽查的几率也会因商品不同而不同。比如,货品是纸杯子,可能就不查了,但货品如果是手机,查的几率就大了。
吕某的“特殊”业务实际上就是偷梁换柱,报关的时候伪报、瞒报或漏报需要商检的商品,在报关单上写明不需报关的商品名,从而蒙混过关。
“比如我的手机要出口,这个是要商检,而这个纸杯子就不用,那我在报关时就写‘纸杯子’,原来要商检的手机就不用了。”民警说。
民警介绍,办理“特殊服务”的客户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知自己商品质量不行,商检肯定不合格,无法出关。另一种是,一些客户的商品质量是没问题的,但交货时间快到了,从而省去商检,直接报关。
同时为了规避海关抽查及法律风险,吕某从皮包出口公司买来“出口收汇核销单”,填上不同的出口单位,让海关查不到相应的报关记录,如果查到退回,就轮换用不同的报关公司和出口公司的名义报关,继续“闯关”。
民警说,两年半的时间内,吕某用这样的手段“冲关”被海关查到626次,但因出口单位不同从而躲过。光在吕某公司发现进出口公司的公章就有600多个。
为保“闯关”成功率,还派专人“侦查”海关
别看吕某只有初中文化,他对公司的管理其实很有一套。
为了更好的开展业务,吕某将公司进行了分组:下设单证组,负责货运公司的单子,挑选哪些商品需要商检的,哪些不需要商检;报关组,利用单证组提供的不需商检的商品送去报关;查验组,负责应付海关的查验,接受处罚和疏通关系。
除此,吕某手下还有专人“侦查”海关的查验情况。
如果海关查验得严,公司就减少报关的单子,如果查验得松一些,公司就增加报关量。
吕某交代,如果“冲关”不成,他们就重新包装后换几个商品名称又去“冲关”,而且还屡屡得手。
民警说,从2009年9月到今年3月,两年半的时间内,吕某的5家公司涉嫌非法报关近2万次,非法营业收入2800多万元。
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这个通过伪报、瞒报、漏报等手段,长期非法经营“特报”业务的犯罪团伙被捣毁,包括吕某为首的45名嫌疑人落网。
对于公司经营的这项业务,他们大多数只认为是“玩小聪明”,顶多也只是违规,却不知已经构成犯罪。
目前此案已侦查终结,吕某等45名涉案人员被警方移交检察机关呈请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