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为人民”,这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庄严的承诺。
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和“三访三评”等爱民实践活动,公安机关围绕民需民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为老百姓解决了一批批实实在在的难题。现在,公安部又集中推出14项便民利民措施,真正把服务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从户政到交管,从消防到报警求助,从提供急需人员身份证明服务到推行交通违法异地处理和缴纳罚款,从设立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到推行(试行)汽车品牌专卖店代办机动车登记、车检服务……一项项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将从一个市向一个省,再向全国大面积辐射,最后真正享受到便利的就是广大群众,真正获得实惠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公安机关的为民举动必将迎来鲜花和掌声。
14项便民利民措施,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其牵扯的环节之多、承载的期待之大却非常人所想象。中国之大,不仅在于地理位置有别,也在于地区实际差异之大、执行统一措施难度之大。这一个个便民、为民新思路和新举措诞生的背后,体现出的是公安机关回应百姓新要求新期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心和莫大勇气,是公安服务理念的更新转变,是机制制度的创新发展,是科学技术在为民实践中的应用。
理念更新转变,服务意识更暖人心。提供急需人员身份证明服务、为新生儿取名提供重名查询服务、提供节假日户籍受理服务、提供交通管理业务自助办理服务……“服务”二字堪称14项便民利民措施中的“高频词汇”。警务更加公开,“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和“网上交警、网上消防”服务网站更加健全,甚至家属、律师会见在押人员也可以网上预约、电话预约,减少等候时间。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生硬冷疏,“服务与被服务”的理念更新转变带给百姓的将是犹如春天般的温暖。
机制创新发展,百姓利益更有保障。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利益的实现与保障需要措施,更需要机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需要制度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事实上,在14项便民利民措施当中,有些便民措施已经在部分地区的公安机关得以实现。以12110短信报警求助为例,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开通了短信报警求助服务,大大方便了聋哑人或其他群众在特殊情况下的报警,深得百姓欢迎。现在,将提供此项服务纳入14项便民利民措施当中向全国范围内推行,对于各项机制的健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科技广泛应用,便民利民更显成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乃至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和信息化时代群众的需求,这些年来,公安机关始终在不懈地努力。交通管理业务的自助办理、健全“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等等,信息网络“锦上添花”,便民利民服务将更显成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凡属民心之所向,公安机关定将不遗余力、不懈追求。(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