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城“CSI”
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讲述的是由几个侦探专家组成的犯罪现场调查小组,他们的主要日常任务是研究犯罪现场,发现蛛丝马迹以追踪罪犯。
这部美剧的热映,也让人们了解到了痕迹检验,法医检验、刑事照相、DNA鉴定、理化检验……
其实,在宁波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同样活跃着这样一支“CSI”队伍。
细节处的较量
一起命案的发生,痕检员刘淼和法医余荣军总会拎着大箱小箱赶到。
同事眼里,他们总是一路小跑,急匆匆。
作为痕检员,刘淼通常是第一个进入现场的,他关注的是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等各种痕迹,从而重建犯罪现场。
在刘淼处理完部分现场痕迹后,余荣军就和同事进入现场。作为法医,他更多关注的是尸体,找出死者的死因和各种有效信息。
尽管两者关注焦点不同,但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却是一样的。
2010年冬天,奉化一居民楼内一女子被杀,门是锁着的,窗口空调室外机上有一个陈旧的鞋印。
“当勘查陷入僵局,回头再看,发现这个鞋印并非陈旧,而是因为覆盖在室外机上的积雪融化而‘被做旧’的。”刘淼说。案件侦破后也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确是通过窗户进入室内行凶的。
对于余荣军来说,尸体上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有可能是关键的线索,比如死者曾经隆胸,使用的硅胶的质量就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死者的经济水平;比如死者指甲的长短,所使用的指甲油的品质,对死者身份的确认也有一定的帮助……
镜头里的千钧重
入行四年,李丙庆手中的相机拍照片无数,对象多是犯罪现场和物证。用他的话说,基本上不拍会动的东西。
李丙庆就是要用照片反映出整个现场中各类证据的逻辑关系,客观、清晰地记录案件现场的原貌,这不仅能为后续的侦查办案提供技术支撑,还能为法庭的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据。
随着技术发展,从胶片到数码时代,设备的变化,并没有降低对刑事照相人员的要求。为了提取一枚印在瓷砖或玻璃上的,肉眼都看不太清的指纹,李丙庆经常还要利用定向反射镜、紫外线等辅助拍摄。
除了刑事照相之外,视频侦查也是李丙庆的专长。
为了一起打架的案子,李丙庆曾连续花8个小时看了800多张视频截图,直到从模糊的视频里分辨出“究竟是谁打了谁,打了几下。”而这些都将成为法庭诉讼中重要的证据。
实验室里的特殊战场
今年年初,城南一家电镀厂的污水池内发现三具尸体。在进行多项检测,刘俊和同事最终在污水池的污水中检测出了三氯乙烯,“这是电镀行业常用的有机工业清洗剂。”
这一发现,也为法医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刘俊从事的是理化检验,尤其是毒化检验。他的“战场”是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
理化检验人员一般不用去现场,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闭门造车”,同样需要从痕检员、法医等现场技术人员那里了解案情,尤其是现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检验,最终确定毒物种类和成分。
一样战斗在实验室里的,还有DNA物证的检验人员,俞俊就是其中一个。
案发现场附近一支被折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引起痕检员的注意,上面有人用手捋过的痕迹。这份检材被交到俞俊手中,最终证明上面残留有犯罪嫌疑人的DNA,案件很快告破。
“随着数据库应用和各种技术手段的发展,DNA检验在刑事科学技术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俞俊说。
这也让俞俊和同事们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需要DNA检测基本上都是关乎人命的大事,哪怕是一丁点的错也是不允许犯的。”
小知识
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主要学科体系之一,主要包括: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交通痕迹、爆炸痕迹和特殊痕迹,以及现场勘查等。
影像技术:通过画面和音响来表达内在含义的方法。主要包括:刑事图像、物证检验照相、人像识别等。
刑事化验:刑事化验又称为理化检验,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技术手段,对物证进行检验而获取检验结果的检验方法。其主要包括:微量物证和毒物分析两大部分。
生物物证:生物物证就是指在经过一定的处理手段之后,能够得到相应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特征的一类物证,是刑事科学技术体系中新兴的一大门类。其主要研究毛发、皮屑、血液、精液、分泌物、排泄物、部分其它组织等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