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风,带来了新气象新希望。具体到反腐层面,习总书记的几次讲话,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坚定决心。同时,我们也见证了一目了然的新变化新进展。中央发出的强烈信号,指向清晰:更加注重铲除腐败土壤,更加注重制度反腐。
出台“八项规定”,“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进入了严格要求官员的时代。
土壤不除,腐败不止。权力寻租达到的边界,就是腐败的土壤、条件、环境,这里既有“老虎”,也有“苍蝇”。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是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上至高官下至小管事,稍不注意就可能产生贪腐。特别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老百姓深恶痛绝。公款吃喝、索拿卡要、公车私用、教育乱收费、医生收红包等等,都属于这一块儿。比如,有的公款一顿饭吃上个万八千的,习以为常,甚至眼睛都不眨一下;有的送礼,一两万根本都拿不出手,送不出去。面对腐败,感觉麻木,见怪不怪,这一点最可怕。腐败没有“特区”,反腐没有“禁区”。“老虎”、“苍蝇”一起打,上下相互作用,上行才能下效。
中央一系列新规画出了更细更严的“红线”,腐败空间将大大压缩。就在前几天,习总书记作出指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如今的官可能更不好当了。官员们在任何方面违规出格,都可能被揪出来,放到媒体上示众。一时处于舆论漩涡的房叔、房妹、房姐应声而倒,即是例证。或许,有的官员还没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但舆论不会等他们,法律不容等他们。官员的唯一选择,就是适应。任何的侥幸心理,任何的疏乎懈怠,早晚会出事,这对官员个人与部门的影响许是灾难性的。
彻底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说到底就是用反腐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这是我党执政最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这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如果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并能坚持下去,由此带来的正能量不可蠡测。
“老虎”、“苍蝇”一起打,最可为、最有效的是制度——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如果权力不进笼子,就会有官员进“笼子”。制度的笼子,原来也有,或许是本身“笼眼”不够细密,或许是看笼子的人没尽到责任,让一些权力进出自如,肆无忌惮。这笼子得是个真笼子,是带有前瞻性的笼子,坚实、致密、合体。它既能遏制腐败,又能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与未来之间形成契合。比如,进一步提高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性与透明度,让腐败一览无余;进一步制约那些绝对权力,让制度不成摆设;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让腐败无处藏身。
光有笼子不行,还得把权力“关住”。让权力在笼子里规规矩矩,没有非分之想,看笼子的人需亮出“常”“长”二剑。经常性,不是“运动式”,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抓不懈,对腐败的揭露、打击和惩治不放松,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长期性,不是“一蹴而就”,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警钟长鸣,付出巨大努力,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有剑悬在上方,一旦落下,至少是切肤之痛,想贪的人不会无动于衷。有了“常”之剑,群众就会感受到中央反腐的信心与决心;有了“长”之剑,群众就会感受到中央反腐的恒心与耐心。
反腐败的新指向,给出了一种确定性,即它预示着整肃吏治是下一步政治改革的主攻目标之一。因为,反腐在社会上下之间已达成高度共识,看得见、摸得着,拖不得、等不起,且通过努力可逐步减少腐败的存量。反腐,不仅仅是治理腐败本身,同时还推导出其他的关联性价值,比如社会公平、效率以及正义。
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这意味着,政府的角色扮演将更加积极主动,各种决策力有着旺盛的现实需求;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与向恶性,防止滥用权力,严加约束实为必然。权力释放与约束之间的这种张力,让反腐始终处于一种“进行时”。我们需要正视这一任务的艰巨与复杂。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挺不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