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8日讯 近日,钱江晚报特别推出了跨年度新闻行动“治水样本河,返清全记录”,发出倡议和征集,寻找那些浑浊不堪的脏水臭河,还其清澈;寻找民间治水观察员,守护家门口的河,推动它旧貌换新颜。
今天,我们在众多读者反映的河流中选取了5条有代表性的污染河流作为治水样本,在接下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将和五位民间治水观察员一起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整治,还其清澈。
杭州
东新河
位于杭州下城区的东新河北起褚家桥泵站,南至江南巷闸门,全长8000多米。
一天打捞起来的垃圾起码能装四五桶
污染现状:
说东新河黑臭,确实没说错。因为它是杭州下城区城北22条河道中,长度最长、排污口最多,污水排放量最大的。
杭州市下城区河道监管中心配水防汛科科长杨波说,这主要是东新河边农居点比较多的缘故,由于这些农居点大多没有配套管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东新河每天900多吨的污水排放量,这些生活污水占了大头。
另外,从2008年以来,东新河就没有清淤过。“河床底部淤泥过多,夏天河水就容易发臭,污泥还会上浮。不过,这还只是表面,最关键的症结在于淤积严重,会导致河道里无法形成生物链,丧失了自净功能,这就好比人的新陈代谢出了问题,你说这条河道的水质会好吗?”杨波说。
昨天,在岳帅里小区旁的东新河段,记者看到河道里的河水浑浊不堪,几乎呈墨色,河面上不时漂浮着一些白色垃圾,散发着隐隐的臭味。
河道保洁员谢师傅摇着一艘小船,正在打捞河里的垃圾。小船里一个垃圾桶,塑料袋、可乐瓶、树叶装了满满一桶。“像这样的垃圾桶,我一天打捞下来,起码能装四五桶。”
谢师傅在这里工作了10多年,平时负责德胜路至绍兴路段的东新河保洁。说起这条河,谢师傅眉头一皱:“10多年了,水质都没变过,一直很浑。”谢师傅说,冬天还好点,到夏天,水底泛起黑黑的淤泥,那股臭味闻了着实让人难受。
治理措施:
针对东新河的现状,杭州下城区河道监管中心这次为它“私人订制”了治理方案。
首先,在主汛期前,对以东新河为主线的8条河道进行连片清淤。
其次,对东新河沿线全段进行截污纳管,消除全线73个排污口。
此外,中心还将对沿线的9座泵站、闸门进行维修改善,让它们在配水、排涝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通过全年的治理工作,东新河的水质有望能有一个更大的提升,争取由原来的劣Ⅴ类净化到Ⅴ类。
民间治水观察员:
施美星:作为治水观察员,我将积极参与到这次治水观察的行动中,并将亲身体会与大家如实分享。
嘉兴
增浜
增浜是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上的一条小河,位于新07省道南侧,全长450米,起于仁康塘,终于增浜浜底,是条断头河。
还没走近就有臭味扑鼻而来 细闻,还有股猪粪味
污染现状:
还没走近这条河,淤泥的臭味就扑鼻而来,细闻,还有股猪粪味。
窄窄的河道已被拦断,一端正在进行抽水清淤工作。另一端的河水浑浊发黑,漂着枯败的水草和生活垃圾,还有大片大片油渍,周围泛着细条形的白沫。
“死水,完全‘死’了。”36岁的村民徐林峰望河兴叹。
徐林峰的家就在河岸边,小时候,淘米用的都是河水,还能捞上鱼来;家家户户衣服都在河边洗。那时候,去城里都要走这条河,“站在船头,河水清澈,一尺深肯定能望见,各种鱼都有。”
2007年,新07省道跨河而筑,增浜被硬生生截断了,和外界相联的涵管直径才1米多,时间一长就堵上了。
这是一方面原因,还有就是岸边养猪造成的污染,增浜沿岸有35户人家,大多数人家以前都养猪,多的人家有十几头。
“有的农户猪棚沿河而建,猪粪猪尿等排泄物很多直接流到水里;有些村民生活垃圾就倒在河滩上;长年累月水质变差,加上筑路截流,河水不流动,最终成了黑河、臭河。”大桥镇由桥村村民委主任张伟说。
治理措施:
2013年,“三改一拆”中“违章猪舍拆除”专项行动正式展开;截至去年6月,沿河的农户共拆除猪舍面积7279平方米。生猪污染源少了,对河道整治而言,解决了一个大患。
张伟说,接下来村里准备先采用泥浆泵冲挖方式进行河浜清淤,同时清理沿河的建筑垃圾,对河岸边坡进行修整。
同时加大周边农户生活垃圾的收集,对村民们加强环境卫生意识宣传,让大家不要往河道内随意倾倒垃圾;最后,还要对河浜内沿线的枯树杂枝进行修整清理,在河边种植绿化,美化村落环境。
民间治水观察员:
肖云锋:我希望为生我养我的地方出份力,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供合理建议解决问题,还我们一河碧水,让孩子们能拥有青山绿水的美好回忆。
金华
长湖
长湖是位于婺城区城北街道、乾西乡、竹马乡境内的一块湿地,水域形状狭长,宽度最长也不到30米,最窄处不过5米。
用湖水灌溉的农田里
连顽强的油菜花都无法生长
污染现状:
金华人印象中的长湖是美好的,湖水是清澈见底的,螺蛳一摸一大筐,鱼儿扑腾扑腾的很热闹。
但随着金华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长湖的污染也加速了。
附近的乡镇成立了工贸区,沿岸企业大量排放污水,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加上湖底的淤泥多年来得不到清理,长湖的水质从1994年起出现了严重污染:水质乌黑,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类似金属锈的污染物。
1998年,借着环城西路改造建设的东风,长湖沿线的污水排放设施有了跟进,多数工厂的污水不再排入长湖。
但经过几十年的排放积存,长湖的生态水系早已被严重破坏。
湖底的淤泥厚度达几米,用湖水灌溉农作物,连生命力顽强的油菜花都无法生长。
农民到被湖水灌溉的农田干上一天活,就会全身发痒,严重的还会烂手烂脚。
治理措施:
随着金华“五水共治”工程的推进,婺城区正式启动了长湖整治行动。经过前期的整治,目前,长湖5.5公里湖面已基本完成垃圾、水葫芦的清理工作,河底的清淤工作也正在开展。地下排污管道也正在紧锣密鼓地铺设当中,预计2015年底,周边的企业污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放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民间治水观察员:
杨德林:清理淤泥要彻底,管理一定要长期,不能运动式的治理,否则长湖还会继续臭下去。
台州
中心河
中心河位于台州临海市桃渚镇,主河道纵贯桃渚镇区,上游源自童燎水库,下游连接东海,全长970米。
别说游泳就是洗手都没愿意
污染现状:
曾经清澈的中心河遭受了大量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毒手”,如今已经变得污浊不堪、腥臭不已。
一眼望去,黑乎乎的河面上漂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让人很不舒服。尽管还是气温较低的初春,但是从河道里飘上来的怪味道已经有些呛鼻。
潘芳青今年65岁,在中心河边卖水果已经有20多年了,眼看着这条河慢慢变脏。
在她的记忆里,20年前的中心河清澈见底。“那时候河边房子也很少,人也不多,我做生意口渴了,直接舀一杯河水就可以喝。”
大概10年前,镇上开始发展建设,越来越多的房子建了起来,河岸两边的小摊也越来越多。大家贪图方便,就把垃圾顺手丢进河里。而附近居民也直接把生活污水都排到了河里。河水一点点变黑,逐渐变臭。
潘芳青说,现在别说游泳,就是洗手都没人敢伸进河水里了。
治理措施:
桃渚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潘江说,中心河整治综合规划关键是截断污染源,控制沿岸企业、居民排污。为此,桃渚镇新建了河道两岸的砌石护坡,清理河床淤泥,重新埋设污水排放管道,还做了岸边路面硬化、绿化等工作,就是要提高治污减排的能力。
民间治水观察员:
叶迢迢:以前干净整洁的河水变成了臭水沟,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希望我的持续关注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母亲河重新恢复清洁。
温州
带溪
带溪发源于温州平阳腾蛟镇,全长约为3.3公里,是鳌江的一条支流。
河水的臭气能腐蚀掉岸边住户的钥匙孔
污染现状:
曾经清澈的带溪,现在却是一条“黑带”。
据当地环保部门监测,从1995年到现在,带溪流域的水质始终是劣Ⅴ类,基本不具备河流功能。
把清水染成“黑带”的元凶,就是附近曾大范围崛起的制革业。
高峰时,溪尾村所属的镇上,拥有大小制革企业1200家,有3万多人从事这一行业,虽然产生的财政收入曾一度占到平阳县财政的1/3,但小皮革造成的污染,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企业排出的带有众多化学物质的污水,加上沿岸居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带溪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
带溪曾经受到的污染到底有多严重,有个村民举了一个例子:带溪河水泛起的臭味能一直污染到家门上的钥匙孔,“新换一把锁,也就是一两个月,钥匙孔就会因为臭气而生锈、腐蚀。”
和溪尾村村主任黄来严一起,记者找到了一个已经关停的制革厂。
几幢陈旧的厂房,旁边的一个池子,就算是简单的污水处理池了,裸露的管道直通溪里,虽然厂子已经关停,没有新的污染,可池子里积存下来的水,还依然有些黑,“池底还有残留的淤泥,也是臭的。”
现在,虽然这些制革厂陆续都已经关了,可带溪想要重新变成当年模样,却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记者在这条河边转了一圈,河道两岸还有不少垃圾,还有几杆细细的竹子孤独地立在河岸边,一些类似塑料袋的生活垃圾缠绕在它们的根部。
当地村民说,这些垃圾是受去年台风“菲特”影响,河水上涨后带起的河底垃圾,一直残留在这里,到现在都没有人来清理。
治理措施:
水头镇分管水利的副镇长董加成说,带溪的治理,已经开始。
根据治水计划,从带溪流域的中段开始,现在已经累计投入了350万元清理了约700米河道,包括对河岸进行加固、对河底垃圾进行清除。
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带溪流域要基本完成河道两旁的整治,并修建4个生活污水处理池,保证河水不再受到生活垃圾的侵袭。
更重要的是,可能造成污染的众多产业都在陆续整合进入工业园,集中生产,也集中治理污水。
除了制革、电镀行业外,目前还有印染、卤制品等八大行业都实行整合中。
目前,整个平阳县合规的制革厂从原来的400多家缩减到了8家。而在带溪流域,已没有继续生产的制革厂。
民间治水观察员:
周贤松:我从小生活在这里,安装的电缆大部分都是在河道两旁,可以说,是看着这条河从清澈到被严重污染,又看着它渐渐整改的。今后,我将继续留守在河道旁,希望能见证它回到我30年前,随时可以在河里捕鱼、抓虾、游泳时的情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