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 王黎婧 陈中志 施宇翔 实习记者 丁波 3月11日发自杭州
方便、价廉、种类多,这些优点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食品,但这些食品的安全性如何,有无保证?你又知道多少?
有人说,网购食品,拼的就是人品,好坏自知。在无需食品许可证,人人都能开网店卖食品的背景下,想要追溯网购食品的源头,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推荐阅读:网上商城购买食品隐患多 消费者如何维权成难题
交易平台管理有缺陷责任成空谈
在淘宝网上输入“食品”二字,一下子就蹦出一大串玲琅满目的各类食品。浙江在线记者粗略地浏览了下,有零食、坚果、饮料还有生鲜、水果等食品,一共有112.71万件宝贝。
据杭州市工商部门目前掌握的一个数据看,经营食品的网店淘宝网有100万户之多,天猫有6000多家。
针对淘宝网100多万家食品经营户,淘宝方面回复称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如在前台宝贝详情中要求披露包括厂名、厂址、联系方式、保质期、生产日期、数量、供货商、规格、包装方式、产地关键信息字段,后台披露供货商、进货日期等等。
这个所谓的管理办法,事实上是把责任转嫁到了消费者的身上,作为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仅仅是承担要求网店公开信息的责任,唯有消费者的监督变成了管理的最后途径。
阿里集团旗下天猫超市,对入驻商户的要求相对严格,记者看到,在天猫超市“招商标准”一栏中,对入驻商户做了分门别类的规定。
不过,看似严厉和内容详实的经营条款细则,并没有使网购纠纷减少,无论是网络还是主管部门的投诉举报中心关于网购食品的纠纷案件依然层出不穷。
2013年,杭州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接到网购食品方面的投诉336起,问题主要包括食品标签、标识不清,食品成分不明,质量问题,运输过程中挤压破损等。
“现实中发生的网购食品纠纷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杭州市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绝大部分的网购食品投诉经过经营者或网络交易平台这个阶段就进行了第一步协调,如果协调成功,市民也就停止继续向主管部门的申诉。
没有食品许可证人人都可以卖食品
众所周知,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而食品许可证,这个玩意在网店可不是必需品。
淘宝方面曾回复本网,称鼓励卖家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有证交证,无证办证等。
而记者从杭州市工商部门了解到得信息,目前淘宝网大量经营食品的店铺并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食品许可证或流通证,这也是很多消费者担心网店正规与否的主要问题。
据悉,国家只对实体食品店铺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有明确要求,但对于没有实体店只有网络虚拟店铺的经营户,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办证法律依据。
除了店铺售卖食物资格混乱外,店铺的认证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某商城,一些店铺,既不属于生产厂家的直营店,也不是品牌的旗舰店,但却获得了相关产品的销售权。
网购不是面对面,你没办法把食品摆在眼前,一些‘三无’食品混迹其中,即便过期、霉变也难分辨。再比如,食品包装上没标签,或者仅仅标注网店名称、QQ号码,对食品的生产厂家、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网友得到的往往是卖家的口头承诺。
打着进口、自制旗号卫生质量问题都过不了关
网上特别流行所谓的“自制食品”,可原料是否安全?加工生产的卫生条件如何?食品经营者的健康状况怎么样?以上信息,买家和网站经营者可能一无所知。
在常温食品频频出事的今天,易腐的生鲜食品安全状况更加堪忧。
记者在“鲜丰水果”的网店上看到,该店铺售卖的水果种类有近60种,大部分水果都有不错的销量,部分水果的销量高达几百次。而在这些商品的下方,问题评价和好评各占半壁江山,不少消费者的购物经历并不愉快,主要问题是缺斤少两和质量问题。
以车厘子为例,店家在商品说明中写的是1250克,但多位买家实际拿到手的重量都要缩水100克甚至更多,并且车厘子的大小和卖家的产品描述有较大出入。
店家在产品介绍中写明为“智利进口车厘子”,而有顾客反映,收到的盒子包装上写的是“美国西北樱桃”。
看来,最难逾越的门槛,就是网购食品的溯源难。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